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新医学》 > 202010
编号:13802271
伏立康唑单独或联合硝苯地平对茄病镰刀菌复合体及白念珠菌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3)
http://www.100md.com 2020年10月1日 《新医学》 202010
     真菌性角膜溃疡是以农业为主地区高发的高致盲性眼病。受限于眼科临床上局部使用抗真菌药物较少且致病真菌耐药性逐渐增加的困难,探索联合应用不同类型药物、提高抗真菌药物有效性的研究备受关注,除不同抗真菌药物联合应用外,与非抗真菌药物的联合应用在一些真菌如白念珠菌、烟曲霉菌等的药物敏感性研究中已获得一定的进展[10-12]。然而作为真菌性角膜溃疡最常见致病菌茄病镰刀菌,其体外联合药物敏感性研究却较为局限,使临床治疗的药物选择受到制约[13-15]。

    目前,鉴于各种药物的眼部毒性作用差异,眼科临床常用的抗真菌药物主要为唑类及多烯类抗真菌药物,其中唑类抗真菌药物的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真菌麦角固醇合成而发挥抑菌作用,常用药物包括氟康唑及伏立康唑。以往的研究表明,镰刀菌对氟康唑存在固有耐药,因此常选用伏立康唑做为真菌性角膜溃疡的唑类药物治疗补充[16-17]。本研究中伏立康唑对茄病镰刀菌及白念珠菌的MIC范围分别为0.25 ~ 8.00 μg/ml和2 ~ 64 μg/ml,抑菌有效率分别为46.7%和6.7%,表明茄病镰刀菌对伏立康唑的药物敏感性高于白念珠菌,此结果与以往的研究结果一致[5]。然而两者的抗菌药物有效率也同时表明茄病镰刀菌和白念珠菌对伏立康唑均具有一定的耐药性 ......
上一页1 2 3 4 5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58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