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新医学》 > 202010
编号:13802265
不同年龄患者胚胎的氨基酸代谢比较(3)
http://www.100md.com 2020年10月1日 《新医学》 202010
     八、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使用SPSS 25.0进行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总体比较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两比较采用Bonferroni法,即P < 0.05/3 = 0.017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一、分组情况

    纳入患者年龄为(32.0±2.1)岁,不孕年限为(1.9±0.9)年。< 35岁组、35 ~ 39岁组、≥40岁组中女方患者的BMI分别为(21.7±1.7)、(21.9±1.8)、(22.1±2.1) kg/m2,3组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每年龄组收集20份培养液标本,共60份标本,另外选择同一时期同样培养箱同样培养环境下同一培养皿中未培养过胚胎的培养液为空白对照组,收集20份空白对照标本。所有标本行HPLC检测均显示20种游离氨基酸在25 min内均可出峰,分离效果好。

    二、< 35岁组、35 ~ 39岁组、≥40岁组胚胎培养液的HPLC检测结果比较

    < 35岁组、35 ~ 39岁组、≥40岁组胚胎培养液中天冬氨酸、天冬酰胺、丝氨酸、谷氨酰胺、甘氨酸、苏氨酸、组氨酸、丙氨酸、牛磺酸、丙氨酰谷氨酰胺、酪氨酸、缬氨酸、蛋氨酸、色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以及赖氨酸等含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 0.05)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84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