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药房》 > 20185
编号:13596866
维生素D缺乏与感染发生的相关性及其机制研究进展(3)
http://www.100md.com 2018年3月1日 《中国药房》 20185
     2.3 维生素D通过多种途径影响免疫调节,从而抑制炎症应答

    2.3.1 1,25(OH)2D通过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及NF-κB信号途径抑制炎症应答 1,25(OH)2D通过与VDR结合作用于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磷酸酶1(MKP-1)启动子的VDRE,增强组蛋白H4乙酰化作用,上调MKP-1表达进而抑制脂多糖诱导的p38磷酸化,抑制TNF-α及IL-6的产生[39]。1,25(OH)2D3同样可通过增加NF-κB抑制蛋白(IκB)的mRNA稳定性及降低其磷酸化(IκB降解的第一步)提高IκB水平,从而减少NF-κB核转位,降低其活性[40]。在细菌或病毒感染情况下,维生素D可通过抑制NF-κB途径调节炎症因子IL-1β、IL-6、IL-8、IL-12p40、IL-23、γ干擾素、TNF-α及单核细胞来源的巨噬细胞和树突细胞[20],表明维生素D可通过减少全身炎性反应来降低感染的严重程度。Chen Y等[41]发现,在人类和大鼠巨噬细胞,维生素D信号通路下调基因转录阻遏NF-κB活化,导致miRNA-155的产生,使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1(SOC1)转录的增加,因此增强了炎症反应的负反馈作用。另一研究数据显示,在对肺炎链球菌的应答中,维生素D上调了中性粒细胞SOC1和SOC3表达,导致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表达下调及NF-κB核转位的抑制 ......
上一页1 2 3 4 5 6 7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11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