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药杂志》 > 2012年第2期
编号:13184240
基于网络生物学方法的中药药理作用机制研究思考与探索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月15日 向铮 王贤亲 刘婷 吕丹
第2页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中药复方多成分、多靶点协同作用的药理作用机制研究是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的“瓶颈”之一。近年出现的网络生物学研究方法为中药复方药理作用机制系统研究提供重要而有效的新思路、新模式。本文介绍了网络生物学研究的数学基础、论述了网络生物学在中药药理作用机制研究中的可行性,并提出了网络生物学在中药药理作用机制方面的研究思路。网络生物学可望为中药药理作用机制研究奠定理论基础,指导中药复方药物的开发,更好地继承和发扬祖国中医药学理论。

    [关键词] 网络生物学;系统生物学;中药药理作用机制

    中药复方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治病救人用药的主要形式和手段,其通过多成分、多途径、多靶点的协同作用发挥了单味药所无法获得的治疗效果,尤其适合于治疗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复杂、多因素疾病。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现代生命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疾病的生物学本质认识不断深化,医药界逐渐认识到多基因、多环境因素及其相互作用引起的复杂性疾病,仅用单一药物难以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也容易引起较大的毒副作用。此外,一系列成功的多药联用科研实践如鸡尾酒疗法抗HIV,进一步激发了西方医药界对复合用药的兴趣[1-3]。在这一国际背景下,研究开发中药复方不仅对于继承和发扬祖国医药学,而且也最有可能使我国在复合药物研制上引领世界。然而,长期以来,中药复方化学成分纷繁复杂、组方配伍形式多样及功能主治的不确定性给复方研究带来了巨大挑战,难以用现代科学技术诠释中药复方作用的本质,中药复方的药理作用机制研究进展缓慢,阻碍了中医药在国际上的应用和推广,这一现状构成了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中主要的关键科学问题之一。

    近年出现的基于网络的分析方法为中药复方系统研究提供了有效的新思路新模式,本文介绍网络生物学方法的一些基本数学基础及其在中药药理作用机制中的可行性,并提出了研究的思路和技术方案。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