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药杂志》 > 2013年第10期
编号:13163992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法的中医证候量化辨证分型研究(5)
http://www.100md.com 2013年5月15日 《中国中药杂志》 2013年第10期
     证候“脾不制水”主要包含2层含义:①“脾”对水(谷)的统摄功能,即:运化和调节分配功能,一般是指因“脾阳虚”而引起的“脾”对水(谷)的同化功能降低,有腹胀、不思食、吐逆呕哕、腹痛、便溏、肠鸣泄泻等;因不能运化水(谷)与配给而使得营卫气虚、肢体无力、脉无力。②因“脾不制水”而导致的“膀胱气化”功能障碍:“脾”不能按照肌体生理需求来调配津液,就会出现蓄水水肿症状,蓄水严重则会影响到“膀胱”对水道的传输流通等气化功能,从而出现蓄水且小便不利的症状。所使用的药物为白术、茯苓、猪苓、泽泻等。证候“脾不制水”选用的方证对应资料为四君子汤、理中汤加味、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苓桂术甘汤、五苓汤、泽泻汤、猪苓汤等。通过计算,它的DEA模型参数见表10。

    表10列出的药物中,白术、茯苓健脾、利尿燥湿;猪苓、泽泻渗湿利水,使内停之水通过尿道排除,从而消除水患。“脾不制水”证候序列的“词计算”见表11。

    表11的“词计算”数据反映了证候“脾不制水”的各个状态,从最初对水(谷)的运化无力到水的轻度蓄积(痰饮、苔水滑),然后到严重的蓄积以至于影响到膀胱对水的流通、气化。上述动态过程基本上描述了“脾不制水”各个阶段的状态 ......
上一页1 2 3 4 5 6 7 8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47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