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药杂志》 > 2013年第23期
编号:13146588
小针刀联合大秦艽汤治疗肩周炎临床疗效分析(1)
http://www.100md.com 2013年12月1日 《中国中药杂志》 2013年第23期
     [摘要] 为探讨小针刀联合大秦艽汤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118例肩周炎患者被平均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各59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小针刀治疗,而试验组则采用小针刀联合中药方剂大秦艽汤治疗肩周炎。2组患者临床治疗疗效、肩关节疼痛及功能改善情况被记录与比较。最终发现试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8.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1.52%(P<0.05, χ2=6.781);所有患者肩关节疼痛及功能经治疗均显著好转(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治疗后肩关节疼痛及肩关节功能改善均更为显著(P均<0.05)。由此可见,小针刀联合大秦艽汤治疗肩周炎疗效肯定,显著优于单用小针刀进行治疗。

    [关键词]肩周炎;小针刀;大秦艽汤

    肩周炎是肩关节周围炎的简称,是骨科常见病,多发病,中老年为常见发病人群,男性多于女性。肩周炎由肩关节周围的韧带、肌肉、肌腱、关节囊以及滑囊等组织产生的慢性炎症引起,临床上以肩关节周围疼痛、肩关节运动功能受损为主要表现[1]。虽然肩周炎具有一定的自愈倾向,但长达1~3年的自然病程往往给患者生理及心理上带来较大痛苦。中医将肩周炎称为“肩凝症”、“冻结肩”等,研究表明,小针刀疗法对肩周炎具有较好的疗效[2]。大秦艽汤系传统验方,具有通痹止痛以及清热祛湿等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认为大秦艽汤具有抗炎及止痛的活性[3]。本研究采用小针刀联合大秦艽汤加减治疗肩周炎59例,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 http://www.100md.com
    1材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研究选择在2011年2月—2012年4月期间于浙江省义乌市中医院骨伤科住院治疗的肩周炎患者118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临床研究。

    所有患者均按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有关肩周炎之诊断标准进行诊断,具体如下:①患者有外伤史或慢性劳损史,外感风寒,血气不足导致发病;②多为慢性发病过程,多集中于50岁;③临床症状为肩周疼痛,夜间尤甚,且常可因天气变化及劳累导致;④患者肩部前后均可及压痛,肩部肌肉萎缩,肩关节正常活动功能能力受损;⑤患者肩关节X线检查为阴性,仅于病程较长者见骨质疏松。

    排除标准:①因肩关节脱位等肩内疾病引起的肩痛;②由冠心病、颈椎病等肩外疾病引起的肩痛;③患者伴有心脏、肾脏以及肝脏等重要脏器功能衰竭或严重精神疾病。采用随机表格法将上述118例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各59例。其中对照组男性35例,女性24例,平均年龄(57.83±4.35)岁;试验组男性38例,女性21例,平均年龄(56.30±5.31)岁,2组患者在平均年龄、性别组成、病程以及疾病严重程度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百拇医药
    1.2治疗方法

    对于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进行小针刀治疗,具体方法如下:患者取坐位,先在患肩寻找压痛点,每次取其中的1~2点进行标记。嘱患者裸露患肩,将同侧肘关节屈曲呈直角,前臂置于治疗台上并自然放松。常规消毒铺巾后,若标记的压痛点位于结节间沟及喙突处,处使用小针刀垂直于皮肤进针直至骨面,遇硬结及条索状物应做疏通剥离。若标记的压痛点位于肩胛冈外下缘,进针则不宜太深,紧贴骨面,遇结节或条索等应予以切开剥离。治疗后,针刀伤口采用无菌纱布覆盖。小针刀治疗每5 d 1次,以3次作为一个疗程,共进行2个疗程的治疗。对于试验组患者,则在小针刀治疗基础上加用口服中药方剂大秦艽汤进行治疗,组方如下:秦艽10 g、川芎10 g、当归10 g、黄芩10 g、甘草10 g、羌活10 g、白术10 g、生地黄10 g、熟地黄10 g、防风10 g、独活10 g、茯苓10 g、白芷10 g、白芍10 g以及细辛3 g,水煎取汁300 mL,分早、晚2次服用,共进行30 d的治疗。

, 百拇医药     1.3观察指标

    1.3.1临床疗效

    按照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有关标准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价,具体如下[4]:①痊愈指肩部疼痛消失,肩关节功能恢复至正常水平,随访半年肩周炎无复发;②显效指肩部疼痛明显减轻,肩关节功能恢复至接近正常水平,随访半年肩周炎无复发及加重;③有效指肩部疼痛减轻,肩关节功能有所改善,随访半年内出现复发或加重;④无效指治疗后肩部疼痛及活动功能无任何改善。

    1.3.2治疗前后肩关节疼痛比较 按照疼痛的部位及程度对治疗前后患者肩关节疼痛情况进行评估。肩关节疼痛程度评分如下:0分,无;1分,轻度;2分,中度;3分,重度。得分越低说明疼痛程度越轻。

    1.3.3治疗前后肩关节功能比较 按照肩关节功能及活动范围对治疗前后患者肩关节功能进行评估。评分标准参见表1,得分越低说明肩关节功能越好。
, 百拇医药
    1.4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所得数据均采用SPSS 17.0软件包进行分析处理,对肩关节疼痛程度以及肩关节功能均进行评分,采用x±s表示,组间差异采用两两t检验;临床治疗有效率采用百分比表示,组间差异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均以P<0.05视为所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照组与治疗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试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8.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1.52%,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χ2=6.781),见表2。

    2.2对照组与试验组患者肩部疼痛治疗效果比较

    与治疗前相比,2组患者肩痛、压痛、夜痛以及总分均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上述肩部疼痛评分降低更为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3对照组与试验组患者治疗前后肩关节功能比较

    与治疗前相比,2组患者肩关节在内旋外旋、内收外展以及总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以试验组降低更为显著(P<0.05),见表4。, http://www.100md.com(王勇坚)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