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药杂志》 > 2014年第1期
编号:13144606
用于妇科血瘀证原发性痛经的四物汤类方主要活性成分网络药理学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月1日 《中国中药杂志》 2014年第1期
     1.2 通路注释和分析 获取的靶点信息利用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 (KEGG)通路数据库 (http://www.genome.jp/kegg/)进行通路注释和分析。

    1.3 分析四物汤类方成分-靶点-通路关系 根据上述类方共有和差异的化学成分的靶点预测结果,采用Cytoscape软件[8]构建四物汤类方成分-靶点-通路网络模型。网络包括活性成分、蛋白以及作用通路3类节点(node)。若某一靶点为某化合物的潜在作用靶点,则以边(edge)相连。节点间的连接原则为当活性成分作用靶点与作用通路相关靶点相同时,则将活性成分与作用通路以边(edge)关联起来。通过建立通路-蛋白-活性成分、通路-蛋白-通路、活性成分-蛋白-活性成分、蛋白-活性成分-蛋白以及基因-通路-蛋白等5种连接,构建起完整的网络图。在此基础上,通过网络分析,研究四物汤的多靶点作用及其类方潜在治疗作用的各异性。

    2 结果

    2.1 四物汤类方活性成分的潜在靶点信息 用上述方法预测得到的四物汤类方活性成分潜在靶点见表1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19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