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药杂志》 > 2014年第7期
编号:13133286
古今附子加工方法的沿革与变迁(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4月1日 《中国中药杂志》 2014年第7期
     1.4宋代和元代附子加工方法

    《本草图经》(1020—1101年)记载宋代乌头开始出现栽培[13]。宋代对附子的加工方法进一步增多。除了单一加工方法外,2种方法结合的加工方式明显较多。

    炮宋代沿承了以前“炮令坼”。如《太平圣惠方》(978年):“炭火内烧令黑色,勿令药过取出”、“半斤炮裂去皮脐捣罗为末”[14];《大观本草》引《孙兆口诀》(1108年)“一枚烧存性,为末,作一服,合蜜水调下” [8];《大观本草》(1108年):“热灰微炮,令坼勿过焦”[8];《圣济总录》(1111—1118年):“炮裂,去皮脐”[15]。强调附子“炮”时需“勿令药过”,达到“存性”,该观点与《本草经集注》中“炮令坼,勿过焦”一脉相承。

    1.4.1浸 宋代附子的浸制方法主要为水浸。如《太平圣惠方》(992年)“以新汲水浸附子,七复时。每一复时。换水一遍。并不令见日气。日数足。阴干。去皮脐。捣罗为末”[14]

    1.4.2蒸 《十便良方》(1195年)中记载附子的蒸制:“用大附子或大川乌头二枚 ......
上一页1 2 3 4 5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39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