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药杂志》 > 2014年第17期
编号:12645681
贝母类药材湖北贝母Fritillaria hupehensis系统位置的探讨——来自ITS,rpl16,mat K序列的证据(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9月1日 中国中药杂志 2014年第17期
     2.1 测序结果 本实验分析用物种中,ITS序列排序后长度是611 bp,Gap作缺失处理时,变异位点18 bp,信息位点15 bp。rpl16序列排序后长度是907 bp,变异位点9 bp,信息位点6 bp。matK序列排序后长度是1 260 bp,变异位点11 bp,信息位点9 bp。

    2.2 湖北贝母的系统位置 本实验以川百合为外类群,采用最大简约法和最大似然法将ITS,rpl16,matK 3个序列联合构建了系统树,得到1棵最简一致树和1棵最大似然树,见图1,2。从图中可知,2种方法构建的系统树的拓扑结构基本一致,仅支持率存在一些差异。系统树上,川贝母复合群聚成一支,长江中下游的贝母属植物聚成一支。湖北贝母、安徽贝母、天目贝母三者的居群首先各自聚成一支,之后天目贝母与安徽贝母聚成一支,最后与和湖北贝母形成一支。表明湖北贝母与天目贝母的亲缘关系可能要远于安徽贝母与天目贝母之间的关系,因此从本实验的分子证据来看,并不支持将湖北贝母归并于天目贝母的观点。

    3 讨论

    我国贝母属植物在地理分布主要有4个区域:西北新疆地区的新疆伊贝母群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29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