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药杂志》 > 2015年第16期 > 正文
编号:12730322
接种不同AM真菌对滇重楼菌根侵染率和入药品质的影响(3)
http://www.100md.com 2015年8月15日 《中国中药杂志》2015年第16期
     2.2不同AM真菌处理对滇重楼根系AMF生态特征的影响

    衰老期(成熟期)[20]测定的各处理滇重楼AM真菌的侵染率和侵染强度柱状图,见图2。

    由图2可以看出,各处理组滇重楼根系均被AM真菌侵染,形成了丛枝菌根结构,但侵染强度却有较大差异,同时CK组也形成了菌根结构,与周浓等[8]的研究结果一致。与CK组相比,多数处理组滇重楼AM真菌侵染率和侵染强度均有所增强,其中Ga,Rco处理组侵染强度显著增强。由此可见,外源AM真菌对滇重楼根内AM真菌的侵染率、侵染强度具有调控(增减)作用。

    2.3不同AM真菌处理对滇重楼根内琥珀酸脱氢酶活性的影响

    衰老期(成熟期)[20]测定的各处理滇重楼AM真菌的根内琥珀酸脱氢酶活性柱状图,见图3。

    不同AM真菌处理组与CK组的根内琥珀酸脱氢酶的量均为100%,表明所有处理组滇重楼的菌根生活力较强,AM真菌结构均为活性菌丝,进一步说明滇重楼对菌根真菌具有较强的依赖性[8] ......
上一页1 2 3 4 5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05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