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药杂志》 > 2016年第4期 > 正文
编号:12770616
共研磨法制备吸入用丹酚酸—丹参酮复合微粉及其表征(4)
http://www.100md.com 2016年2月15日 中国中药杂志2016年第4期
     丹酚酸-丹参酮混合原料药经球磨粉碎后粒径显著减小,但引湿性和流动性反而稍有改善,这与大量文献报道的结果——随药物微粒的粒径减小,粉体的比表面积显著增大,引湿性增大,流动性变差[22-24]不尽相同。丹参酮为脂溶性成分,不易引湿,微粉化过程中产生的丹参酮亚微粉包覆在引湿性较强的丹酚酸微粒的表面,抑制了其对水分的吸收,改善复合微粉的引湿性。中药的药效成分具有多元性,且往往性质差异较大,行星式球磨机适用性强,可以将性质差异大的药物同时混合和研磨,在微粉化的同时发挥微粒间的相互修饰作用,改善粉体性质,减少辅料用量,十分适合中药多种有效成分的共微粉化。

    为了使药物更好的沉积于肺部,DPI的药物粒径应主要分布在1~5 μm,粒径过大易沉积于口咽部及气管分支处;过小则吸入后以布朗运动的形式扩散而难以沉降[25],且易随呼气气流被呼出[26]。本研究中以粒径分布在1~5 μm的体积分数为指标采用CCD-效应面法进行微粉化工艺优化 ......
上一页1 2 3 4 5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71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