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药杂志》 > 2016年第10期 > 正文
编号:12854855
农田栽参模式中人参根腐病原菌鉴定与防治(3)
http://www.100md.com 2016年5月15日 《中国中药杂志》2016年第10期
     32病原菌的形态学初步鉴定结果经筛选、纯化培养,从根腐病株根部分离得到病原菌株1株。挑取病原菌接种于PDA培养基上,28 ℃培养2 d即可长出白色菌丝,菌丝体较细,呈絮状,生长茂盛;培养3~4 d后,单菌丝在培养基上形成一个边缘整齐、整体为白色的圆形菌落(图2A)。病原菌菌株的分生孢子有两种形态,大型分生孢子呈镰刀形或长柱形,有明显分隔,小型分生孢子呈卵圆形,厚垣孢子近球形,顶生(图2B)。根据菌落特征及病原菌分生孢子的形状,将分离纯化的人参根腐病病原菌RS初步鉴定为镰刀菌Fusarium sp。

    33病原菌的致病性测定经根部切伤接种法接种的人参植株表现出严重的地下根腐烂、地上部分萎蔫症状,与田间根腐病植株的症状一致。对患病根部再分离,得到的病原菌与先前分离得到的病原菌菌落形态及孢子特征均一致。而对照组人参植株未出现根腐病的一系列症状,表现正常。

    34病原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以分离纯化后的病原菌菌丝为材料,采用真菌通用引物NS1/NS6对病原菌18s rDNA区域进行PCR扩增,琼脂糖凝胶电泳得到长度为1 000~1 500 bp的清晰条带 (图3)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27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