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药杂志》 > 2016年第21期 > 正文
编号:12986995
以黄芪—山茱萸治疗糖尿病肾病为例探究药对研究的新策略(4)
http://www.100md.com 2016年11月1日 《中国中药杂志》2016年第21期
     2.1.2 体外模型的合理选择是前提

    成分的选择必须与活性相关,脱离活性的成分研究是毫无意义的。成分谱的筛选亦如此。如何选择一个合适和精准的体外细胞模型是“结合柱色谱分离和细胞相关的成分谱筛选”能否成功的前提。以治疗糖尿病肾病为例,有报道称可通过抑制肾小球系膜细胞中的过度激活的NF-κB通路来改善糖尿病肾病的肾小球纖维化[36]。Zhou等[37]报道可通过激活FXR受体来抑制肾小球系膜细胞中的TGF-β/smad信号通路,从而减轻糖尿病肾病的进程。Huang等[38]报道可通过激活Sirt1-Nrf2-ARE通路来抵抗肾小球系膜细胞中的FN和TGF-β1的过渡表达,从而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程。肾小球系膜细胞的病变已成为糖尿病肾病发生和发展的中心环节,高糖诱导肾小球系膜细胞的增殖作为糖尿病肾病的体外模型已逐渐被人们认可。因此,选用该模型开展黄芪-山茱萸药对成分谱的筛选是合理的。

    2.1.3 “精准药对”概念的提出是核心

    任何医药研究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临床和为人类健康做出贡献 ......
上一页1 2 3 4 5 6 7 8 9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45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