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药杂志》 > 2017年第12期 > 正文
编号:13046477
铁皮石斛产业化关键科学与技术的突破(3)
http://www.100md.com 2017年6月15日 《中国中药杂志》2017年第12期
     收集了全国主产区铁皮石斛种质资源305份,完成遗传多样性分析,子代多糖、甘露糖等主要活性成分定量测定,植株高度、粗度、萌蘖能力、抗寒性、抗病虫害能力等农艺性状的差异性检测与评价,分子标记遗传多态性达到95.3%[22],多糖量变幅22.6%~57.0%,浸出物量3.5%~26.2%,耐低温-14.8~0 ℃;在育种亲本差异检测与筛选的基础上,选择互补性强的亲本进行种内杂交,创制出新种质360份,建立了多样的铁皮石斛种质资源库。

    品种专用化包括用途(功效)的专用化,用法的专用化,栽培条件的专用化。如用于加工提高免疫功能的冲剂的铁皮石斛要求提高免疫功能强、高产,对外观的要求没有必要;用于加工枫斗的不仅要求优质、高产,还要求茎的粗细适中;用于鲜食的除了质量、产量因素外,还要求化渣性好、口感好;用于原生态栽培的,必须具有很好的适应环境能力,如抗低温与高温能力、干旱与水湿能力、病害与虫害能力、高光效与高肥效特点。根据铁皮石斛生物特性,基于绿色生产、品种专用化、种内杂交与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结合的品种选育新方法和有性制种无性扩繁的策略,解决了实生后代表型与功效成分含量性状分离严重问题[21],经子代测定[23-25]选育出质量、产量、抗逆能力、农艺性状等方面特异性明显、遗传稳定、一致性好的“森山1号”、“晶品1号”2个品种和“晶品966”、“晶品6A2B”、“晶品天目山”等优良品系 ......
上一页1 2 3 4 5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15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