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药杂志》 > 2017年第12期 > 正文
编号:13046262
黄连素调控胰岛素抵抗相关2型糖尿病的研究进展(3)
http://www.100md.com 2017年6月15日 《中国中药杂志》2017年第12期
     现有研究表明,促糖尿病发生相关肠道细菌主要包括: 粪拟杆菌、变异梭状芽胞杆菌、大肠埃希菌、脱硫弧菌属、加氏乳杆菌、变形链球菌和副流感嗜血杆菌等;具有抗糖尿病作用的细菌主要有:梭状芽胞杆菌、直肠真杆菌、罗斯氏菌、疣微菌科、Akkermansia muciniphila菌和普氏粪杆菌等[48-49]。Zhang等[50]通过对肠道细菌16S rRNA的高通量测序,发现菌群多样性与机体代谢参数明显相关。肠道内低浓度的柔嫩梭菌属Faecalibacterium prausnitzii,罗氏菌属Roseburia,拟杆菌属与肥胖及糖尿病密切相关[51]。研究显示,2型糖尿病患者肠道艰难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的丰度增高,拟杆菌丰度降低,但产气菌Dore属、普氏菌Prevotella,柯林斯氏菌Collinsella豐度更高[14]。对十二指肠菌群的测序研究发现,肥胖组较健康组十二指肠厌氧菌比例、乙酰辅酶A脱氢酶基因增加,而需氧菌和蔗糖磷酸酶和1-4α葡萄糖支链酶减少[52]。另有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肠道的有益菌-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数量降低 ......
上一页1 2 3 4 5 6 7 8 9 10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26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