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药杂志》 > 2017年第16期
编号:13082587
药物特异质肝损伤因素、机制及损伤病机探析(4)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0月8日 《中国中药杂志》 2017年第16期
     23炎症应激与特异质肝损伤炎症应激也是特异质肝损伤的重要诱因,Roth等[63]最早提出炎症应激状态下的个体更容易出现IDILI,认为轻度的炎症刺激可以增加机体组织对毒性化合物的敏感性,降低机体对药物产生肝毒性的应答阈值,即药物在一个较低的剂量范围内便可产生毒性。IDILI患者临床症状常伴有中性粒细胞及其他细胞炎性浸润,且炎症出现的时程与IDILI的发生相吻合,这也间接验证了此种假说。

    虽然特异质肝损伤评价模型建立存在一定難度,但是目前与炎症应激相关的IDILI模型的研究较为深入,在筛选特异质肝损伤药物中有一定的应用,并建立了一系列的体内体外评价模型。体外模型常采用LPS及TNFα,IL6,IL1α等细胞因子诱导肝原代细胞或HepG2细胞轻度炎症模型,来研究药物的潜在特异质肝损伤。Lea等[64]在LPS和TNFα共同诱导HepG细胞炎症应激状态下,考察IDILI药物对肝脏转运体外排活力的影响,研究发现炎症状态下IDILI药物曲伐沙星、尼美舒利及奈法唑酮可以抑制肝脏转运体MRP2的外排作用,泰利霉素和奈法唑酮对肝脏转运体MDR1外排活力的抑制作用明显减弱,从而表明IDILI潜在机制可能与炎症状态下药物影响肝脏转运体外排活力有关。

    另有学者基于炎症应激学说制备轻度炎症动物模型 ......
上一页1 2 3 4 5 6 7 8 9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78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