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药杂志》 > 2017年第20期
编号:13102574
盐制法及炮制辅料盐的炮制历史沿革研究(4)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0月15日 《中国中药杂志》 2017年第20期
     33盐制法对药理作用的影响研究

    食盐,是日常常用调味品之一,也是盐制法的炮制辅料。其性寒味咸,能强筋骨,软坚散结,清热凉血,解毒,防腐并能矫味臭。可用于食品调味和腌鱼肉蔬菜,以及供盐析肥皂和鞣制皮革等;经高度精制的氯化钠可用来生产生理食盐水,用于临床治疗和生理实验,如失钠、失水、失血等情况。从中医药的传统理论出发,盐水制能改变药物的性能,增强药物的作用。如杜仲,甘微辛温,生用偏于补肝强筋,补肾壮骨;盐制后,可直达下焦,亦入肾,咸苦泻相火,多用于肾虚腰痛,阳痿不举,妇女胎漏,胎动不安。益智仁,辛温,生用燥性较大,温脾胃止泻,收摄涎唾力强,多用于呕吐、泄泻、口涎自流等;盐炙后可缓和辛味,盐制后,可治遗精,夜多小便,尿有余沥奇验。肾脏的生理特点决定其对Na+有特殊重吸收作用,在临床应用中,盐水制的药物中大量的有效成份伴随着Na+的重吸收而被肾脏吸收[4748]。

    中药炮制前后药理作用的变化能够比较直观、有效地反映中药药效的改变。巴戟天为“四大南药”之一,具有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的功效 ......
上一页1 2 3 4 5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08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