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胃肠外科 > 直肠、肛管疾病 > 肛裂
编号:13645884
小针刀侧方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肛裂的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5年4月2日 《医学信息》 201513
     摘要:目的 观察小针刀侧方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肛裂的临床疗效并对其进行评估。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肛裂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其小针刀侧方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其开放式内括约肌切开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对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38例,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32例,总有效率为80%。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且观察组患者在平均住院时间、术后伤口愈合时间、术后复发率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 小针刀侧方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肛裂取得的临床疗效令人满意,其优点主要在于微创、易操作、术后并发症发生少等。

    关键词:小针刀;侧方内括约肌切断术;肛裂

    肛裂是一种溃疡病,主要是指齿状线以下肛管皮肤的非特异性全层裂开而形成的纵行溃疡,且大部分都是位于肛管的后正中线[1]。肛裂属于肛肠疾病,且比较常见、多发,在20~40岁的青壮年中发病率最高。本文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80例肛裂患者,分别给予其小针刀侧方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和开放式内括约肌切开术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先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肛裂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0例。观察组40例患者中男28例,女12例,年龄21~56岁,平均年龄(33.6±8.1)岁;其中Ⅰ期肛裂患者9例,Ⅱ期肛裂患者14例,Ⅲ期肛裂患者17例;并发肛乳头肥大者1例,哨兵痔1例,皮下瘘2例。对照组40例患者中男29例,女11例,年龄18~58岁,平均年龄(34.7±7.9)岁;其中Ⅰ期肛裂患者8例,Ⅱ期肛裂患者16例,Ⅲ期肛裂患者16例;并发肛乳头肥大者2例,哨兵痔2例,皮下瘘4例。所有患者均根据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痔、肛瘘、肛裂、直肠脱垂的诊断标准》得到确诊,并排除严重高血压、冠心病、心脏病患者,排除严重肝肾功能损害和严重腹泻患者,排除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所致的肛裂患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肛肠疾病史以及并发症等一般资料方面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术前准备:术前8h所有患者均禁食水,术晨开塞露肛注,将患者的大小便排空,术区备皮。

    1.2.1观察组取截石体位,进行常规消毒并铺上无菌毛巾,给予全部患者浸润麻醉,待患者肛门松弛后,对患者肛裂创面和肛管进行消毒。用肛门牵开器使肛管和肛裂充分显露出来,用刮匙和剪刀来清理肛裂周围的溃疡面、纤维组织以及不健康组织,清理至暴露肛管括约肌。将前哨痔和肥大肛乳头均切除并将发炎的隐窝切开。处理完肛裂创面后,将左手食指伸入肛内,找到内外括约肌间沟[2],在肛周截石体位5点距离肛缘约1.5cm处,于肛缘平行处将小针刀刀刃刺入,左手食指在肛内引导小针刀探至内括约肌处,将小针刀旋转90°,反复刺切内括约肌的内上部,直至将内括约肌环切断。操作的时候需要注意不能让小针刀刀刃刺入肛内,可在肛内用左手食指抵住小针刀。内括约肌切断后可触摸到肛管皮下凹陷,此时肛门扩大到可容纳两到三指,肌环痉挛解除。为防止血肿发生可再压迫2min左右,消毒,留置肛管,肛管填塞加压包扎。

    1.2.2对照组切断内括约肌前的肛裂创面的处理以及切除肛乳头、前哨痔等与观察组相同。而不同的是切断内括约肌选择传统的开放式切除术。在肛缘侧方将皮肤切开,左手食指依旧要伸入肛内并寻找到括约肌间沟,右手持蚊式钳从切口向内探入,左手指引蚊式钳挑出内括约肌并将其切断,此时,肛门明显松弛下来[3~6]。止血,消毒,留置肛管,加压包扎。

    术后处理:患者正常饮食并给予其抗感染治疗。术后1d内控制排便,之后保持大便通畅,便后温水坐浴。患者肛裂创面和切口每日清洁消毒,观察创面愈合情况,每日换药至切口愈合。

    1.3疗效判定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来对本组试验所以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进行评定,标准如下:临床症状和体征全部消失为痊愈;体征消失但是肛门疼痛和局部出血未全部消失为显效;肛门疼痛和局部出血有所改善为有效;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没有改变甚至加重为无效。

    1.4统计学数据 对所得数据资料全部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组间及组内比较用t检验。当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40例患者中痊愈22例,显效11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38例,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40例患者中痊愈15例,显效9例,有效8例,无效8例,总有效32例,总有效率为80%。见表1。

    由表1可知,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患者在平均住院时间、术后伤口愈合时间、术后复发率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肛裂一般采取手术治疗,治疗过程中不仅要彻底清除溃疡组织,还要切断内括约肌来缓解肛门痉挛,防止复发[7,8]。目前,肛裂的外科治疗方法较多,采取的治疗主要有激光术、侧切术和挂线术等,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必须要切断内括约肌。这些治疗手段都比较疼痛,且并发症多、复发率较高、创面大、疗程长。而小针刀疗法并发症少、复发率不高、创面小、疗程短,是治疗肛裂首选的手术方法。

    小针刀是一种微型器材,是传统中医用来施行闭合性手术的,它的优点在于将手术疗法的刀和针刺疗法的刺结合在一起,既可以针刺又可以刀切,所以在切断内括约肌时可选择向内上刺切。另外,小针刀刀刃刺入肛内时容易避开神经和血管,皮肤上也只会留下微笑针孔,愈合较快。

    总之,小针刀侧方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肛裂取得的临床疗效令人满意。

    参考文献:

    [1]张智,刘军委.小针刀隐切术治疗肛裂86例[J].中华现代中医学杂志,2009,5(5):271.

    [2]朱镇宇,宗瑞杰.针刀松解法治疗肛裂的临床效果[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05,8(5):467-468.

    [33]吕定.肛裂术后切口延期愈合原因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7,1(1):44-45.

    [4]牛立军,牛志宝,丁燕平,等.开放式肛门内括约肌后位部分切开对慢性肛裂术后疼痛的影响[J].四川医学,2009,30(1):117-118.

    [5]贺瑞清,黄五臣.N形皮瓣修复治疗陈旧性肛裂26例报告[J].内蒙古中医药,2006,(3):7-8.

    [6]白如,张志华.肛裂切开加后正中位挂线术一次性治疗陈旧性肛裂150例[J].基层医学论坛,2008,12:280.

    [7]于海泉,康合堂,康彦旭,等.肛肠疾病流行病学研究报道[J].中国现代医生,2009,47(2):116-132.

    [8]Marvin L.Corman主编.吕厚山主译.结肠与直肠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89.

    编辑/王海静, http://www.100md.com(胡光华)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胃肠外科 > 直肠、肛管疾病 > 肛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