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 2011年第6期
编号:12091758
慢性肾脏病认识中的几个误区及中医药治疗的特色
http://www.100md.com 2011年6月1日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11年第6期
     慢性肾脏病在全球范围的发病率呈逐步上升的趋势,已经成为继心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之后的又一个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在许多情况下,早期查明和早期治疗肾脏疾病有助于避免更加严重的肾脏损害和其他的并发症。中医药在治疗慢性肾脏病方面有很多特色之处。今天向大家介绍一些有关肾脏病及中医药治疗方面的知识。

    肾虚就是得了肾脏病吗

    有些朋友听医生说自己“肾虚”,就误认为是得了肾脏病,忧心忡忡,其实肾虚与肾脏病并非一回事。中医所指的肾和现代医学的肾脏概念有所不同。现代医学的肾是就解剖实体及其生理功能而言:两个肾脏呈蚕豆形,位于腰部脊柱两侧,腹膜后方。肾脏主要具有排泄代谢产物,调节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及内分泌的功能。而中医学中的肾是就人体五脏六腑整体功能系统而言,肾为生命的原动力,水火之宅,内寓真阴真阳,又有称其为“命门”之说。具体来讲,肾的主要生理功能包括藏精,主生殖和生长发育。肾主水,司开阖,肾对于津液的输布和排泄有重要作用;肾主纳气,对人体的呼吸运动具有重要意义。此外,肾对骨骼、智力、头发、生殖、大小便、耳及听力、唾液、血液等有重要的影响。其综合能力相当于现代医学中的内分泌、泌尿、生殖、呼吸、神经、血管、消化和免疫等多方面的作用。所以说:中医的“肾”并不等于西医的肾脏。

    也有一些人认为肾脏病都是肾虚。其实,中医的肾虚可能是疾病所致,也可能是衰老的结果,是人体内脏功能失调的一个概念,而不一定是指人体肾脏功能及组织结构上有了什么病变。

    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肾与膀胱互为表里,肾藏精,主生长发育和生殖;开窍于耳及二阴,肾主骨生髓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19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