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美容医学》 > 2007年第1期
编号:11406549
聚丙烯酰胺水凝胶临床应用并发症及其处理(2)
http://www.100md.com 2007年1月1日 刘会省 鲁开化 习 静等
第1页

    参见附件(2509KB,5页)。

     全身抗感染明显好转出院。胸大肌炎6例,采用热敖、按摩、理疗及部分或全部抽出水凝胶方法治愈。硬结病例中一次穿刺治愈的101例,其中两次以上穿刺治愈的12例,好转6例,选择他院继续治疗的3例。乳房皮肤色泽改变,乳头刺痛3例,做观察处置。面部充填术并发症15例,多数采用切开取出或经破溃处冲洗取出治愈。隆颞水凝胶移位至颊部可穿刺抽出,或在做其他手术的同时取小水凝胶,不对称者采用穿刺抽出部分材料调整。臀部,下肢等部位填充并发症5例,均采用穿刺抽出材料的方法治愈。

    4 讨论

    4.1并发症发生率: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充填术并发症发生率文献资料报道为2.6~8%。笔者手术病例资料:共计549例(2000.7~2004.6),出现并发症23例,发生率4.2%。其中:出血13例,2.4%:感染1例,0.2%;移位2例,0.4%;硬结3例,0.5%;创伤性无菌性炎症4例,0.7%。本组及国内外并发症发生率报道基本相同。临床表现期大多为术后6小时到一年。早期并发症主要有:血肿、感染、创伤性无菌性炎症、胸大肌炎、乳房不对称等。晚期并发症主要有:创伤血肿、继发感染、硬结、创伤性无菌性炎症、凝胶移位、异感、色素改变等。从统计时段上看并发症的发生率,使用早期远大于后期,后期逐渐减少的原因,与注射技术的日趋完善,包括乳房后间隙一点连续注射等理论的确立和实践,加上主管部门对医院和手术医生资质的要求及监控有关。

    4.2处理方法

    4.2.1一旦发生并发症,应以抗感染、止血、部分抽吸等方法先保守对症处理,不必滥用抗生素和激素类药。当保守对症治疗无效时,材料在包膜完整腔隙中的,可在局麻下用生理盐水、利多卡因、庆大霉素混合液适量注入结节内,利用水凝胶的溶胀特性,结合穿刺针点刺使其包膜破裂,或直接抽出凝胶,恢复术前的状态,不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应当遵循先易后难,先闭合后开放的手术原则,而直接采用手术切开取出水凝胶的方法是不可取的。因为切开也不可能做到“完全”取出,反而造成再次损伤,除了留下难以消除的手术痕迹外,还易造成较重的心理负担。更不得违反外科基本原则将注射后发炎的乳房作乳腺全切除。形成溃疡性乳腺炎者,尽量排出残存凝胶,否则皮肤破口很难愈合,瘘口反复不愈者需关闭瘘管。个别病例硬结呈多发、分层、散在,抽吸凝胶耗时较长也较困难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509KB,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