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美容医学》 > 2007年第11期
编号:11513954
隆乳术中几个值得探讨的问题(2)
http://www.100md.com 2007年11月1日 《中国美容医学》 2007年第11期
     3.3.2 存在假体旋转的风险:由于圆形假体为对称性结构,任一角度的旋转对隆乳效果并无影响。但解剖型假体则不同,它的非对称性结构强调了假体的精确置入,任何摆放角度的差异都可能导致乳房形态的差异。这就要求术者做到术前的精确体表标记、术中的精确剥离和假体的精确放置。在实际操作中,这些操作存在一定难度,如:标记的最佳体位如何?站立位和仰卧位标记存在差异,如何调整?术前的体表的二维标记和假体置入后的三维腔穴范围也存在差异,如何调整?如何按照标记范围剥离出理想的腔穴?再者,除去手术原因导致假体旋转变形外,还可能因为包膜挛缩的影响而形成术后假体变形。2002年Baeke曾报道一组应用解剖型假体的患者术后假体移位发生率高达14%[6],针对这则报道,美国整形再造外科杂志(P.R.S.)上曾展开激烈的讨论,但遗憾的是,大家讨论的大多为经验性的观点,缺乏有针对性的相关研究报道。尽管如此,Baeke的报道仍提醒了整形外科医生们:解剖型假体的术后旋转、移位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

    3.3.3 解剖型并非万能形态:解剖型假体的理想置放层次为腺体后。如果假体置放于胸肌后,由于肌肉挤压的原因,其解剖型的优势将被抵消,隆乳效果和圆形假体无异。置放于腺体后时,也并非适用于所有患者。如果患者乳腺发育很差,胸廓非常平坦,或者由于腺体下垂,已经形成明显的“泪滴”外形,此时如再应用解剖型假体无疑将加剧乳房上极的“扁平感”。

    3.3.4 解剖型假体隆乳手术还存在其他一些问题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49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