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美容医学》 > 2008年第10期
编号:11707160
电场对创面愈合的影响(1)
http://www.100md.com 2008年10月1日 《中国美容医学》 2008年第10期
     冯永强 冷婷婷综述 王一兵审校

    如何促进创面、尤其是慢性难愈性创面尽早愈合是外科医师一直探索的问题,临床应用的方法有很多:灌洗、负压、高压氧、涡流或者脉冲冲洗、超声、红外线、局部应用抗生素以及生长因子等,但是到目前为止尚没有一种理想的方法。1843 Dubois-Reymond发现在人体皮肤伤口存在强度为1mA的电流。后来证实,伤口会产生电场,形成损伤电流(injury current),研究认为伤口电流的存在和维持在创面愈合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1]。2002年电刺激(electric stimulus)疗法用于促进创面愈合在美国获得承认,主要用于常规创面愈合方案治疗无效的创面。本文对电场(流)与创面愈合关系进行综述。

    1生物电场

    机体细胞内外到处分布着不同的离子,离子的分布不均匀以及一定形式的跨膜移动形成细胞水平的生物电。生物机体以及各器官表现出各种电现象就是其构成细胞电向量的综合[2]。心电、脑电、肌电,在临床上广为熟悉。在许多生物过程中也有生物电的参与,如肿瘤的生长、形态的发生、创伤的愈合。1982年McCaig CD等发现可测性的跨表皮电位(TEP,transepidermal potential)[3],当表皮出现伤损时,伤口处跨表皮电势差消失,而伤口周围的电势还维持正常,伤口与正常皮肤之间形成一个内源性电场,称为侧方电场( LEFs, lateral electric fields) ......
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61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