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 > 《中国美容医学》 > 2017年第9期 > 正文
编号:13115531
火针治疗气滞血瘀型女性黄褐斑疗效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7年5月1日 《中国美容医学》2017年第9期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60例气滞血瘀型黄褐斑均为就诊于香港药师堂诊所、广州医科大学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医务室的患者,根据就诊先后顺序,按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均为女性,年龄23~57岁,病程4个月~17年。根据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黄褐斑的临床诊断和疗效标准》[4]评分方法对患者进行评分,两组患者基本资料见表1。面积评分:无皮损为0分;皮损面积<2cm2为1分;皮损面积2~4cm2为2分;皮损面积>4cm2为3分。颜色评分:正常肤色为0分;淡褐色为1分;褐色为2分;深褐色为3分。总积分=面积评分+颜色评分。60例患者中6分者36例,5分者22例,4分者2例。

    1.2 诊断标准:参照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色素病学组制定的《黄褐斑的临床诊断和疗效标准》[4](2003年修订稿):①面部淡褐色至深褐色、界限清楚的斑片, 通常对称性分布, 无炎症表现及鳞屑;②无明显自觉症状;③女性多发,主要发生在青春期后;④病情可有季节性, 常夏重冬轻;⑤排除其他疾病(如:颧部褐青色痣、Riehl黑变病级色素性光化性扁平苔鲜等)引起的色素沉着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39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