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美容医学》 > 2018年第11期
编号:13298728
不同牙龈生物型对上前牙全瓷冠美学修复效果的影响(2)
http://www.100md.com 2018年6月1日 《中国美容医学》 2018年第11期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2015年1月-2017年8月笔者医院口腔科收治的采用氧化锆全瓷冠修复上前牙的1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牙周刺针法分为薄牙龈型(90例)和厚牙龈型(90例),分型依据为:牙周深刺可以透过牙龈看到入龈沟内轮廓,则为薄牙龈型;后牙龈型透过牙龈不能看清牙周深刺探入龈沟内的轮廓,则为厚牙龈型。薄牙龈型组:患者90例,男48例,女42例,年龄20~37岁,平均(31.26±5.31)岁;厚牙龈型组:患者90例,男46例,女44例,年龄21~39岁,平均(32.27±5.54)岁。两组患者临床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两组患者在修复前均接受了口腔知识教育并按照正确方法清洁牙齿,且都是上前牙,采取单牙冠修复,修复前牙周组织非常健康,精神状况均良好,无牙髓炎及根管治疗史,牙齿也无松动情况。修复牙齿具体方法如下:术前比色,牙体按全瓷冠制备要求进行制备,采用90°的浅凹型肩台,宽度为1.0mm,边缘位于龈下0.5mm,排龈后硅橡胶二步法取模并送广东定远加工厂制作泽康氧化锆全瓷冠。修复后,1~2年内提醒患者复诊,注意口腔卫生,进行随访跟踪1~2年,记录患者对牙龈边缘颜色满意情况、医生及患者的综合满意度及不同牙龈生物型对上前牙全瓷冠美学修复的效果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84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