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美容医学》 > 2019年第11期
编号:13422326
耳后切口与传统S形切口行腮腺肿瘤切除的疗效对比研究(3)
http://www.100md.com 2019年6月1日 《中国美容医学》 2019年第11期
     传统的腮腺肿瘤切除术切口设计采用S形切口,因其具有手术视野暴露充分的优点而被国内外医生广泛采纳使用。但是,该切口对患者术后有以下影响[6-8]:①S形切口长度从耳前至下颌角,切口较长,影响愈合;②切口位于一侧面部,术后瘢痕愈合严重影响美观;③S形切口创面较大,肿瘤及部分腮腺组织被剜除后无组织填充,导致面部凹陷畸形;④部分腮腺组织被清除,影响术后唾液分泌功能。近年来[9],为满足广大患者对腮腺肿瘤术后生活质量的改善,特别是女性患者对美的诉求,国内外开始采用经耳后切口进行手术,在保证手术效果,减少并发症、防止复发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对容貌外观的损害,以达到美容效果。

    经耳后切口隐蔽。经耳后手术切口位于耳后及后方发际处,不仅切口隐蔽且对患者面部损伤较小,是较为理想的美容切口[10]。而S形切口,经耳前、颌后、颌下区均暴露于患者面部一侧,不能较好地遮掩手术瘢痕。另外,本次研究结果显示[11],患者采用两种切口对术中肿瘤切除影响均较小,且经耳后切口长度明显缩短,促进了患者术后伤口进一步恢复。本次研究结果也证实,采用改良的经耳后切口,患者术后对外观的主观评分明显提高,对容貌的恢复较为满意。

    经耳后切口保护神经。因经耳后切口手术入路由S形切口手术入路的耳前改良至耳后,这对术中探查方法也提出新的要求[12]。经耳后切口可较好地保护耳大神经,耳大神经是颈神经的一条重要分支,其又分为前、后两支[13]。前支耳大神经分布位于耳前皮肤 ......
上一页1 2 3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54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