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美容医学》 > 20204
编号:13504877
下颌偏突颌畸形患者双侧下颌骨升支矢状劈开术前后咀嚼肌功能变化探究(3)
http://www.100md.com 2020年2月15日 《中国美容医学》 20204
     BSSRO治疗对于下颌偏突颌畸形患者的面骨等形态学的改善已得到学术界的普遍认可[8]。但临床显示,少部分患者手术后会出现一定程度复发。引发患者术后复发的因素较多,其中术后口周咀嚼肌的适应性改建对预后的影响一直未有定论[9]。咀嚼肌是运动下颌的主要肌肉,其对于进食、发音等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咀嚼效能是衡量咀嚼功能的主要指标之一,其与牙齿接触面积、支持组织及全身的健康状况均密切相关[10]。已有文献报道[11],行BSSRO的患者术后3个月的咀嚼效能受到了明显影响,明显低于术前,而术后6个月时,咀嚼效能得以大幅提升。本研究结果显示,下颌偏突颌畸形患者术前的两项咀嚼效能指标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且在接受BSSRO治疗3个月后,咀嚼效能指标较术前进一步下降,推测其原因主要是手术创伤所致:患者接受BSSRO治疗后出现疼痛等不适感,牙合力较低,咀嚼周期也较慢,且对食物的咀细程度不如术前,故而咀嚼效能有所下降[12]。术后1年再次检测时,发现患者咀嚼效能较术后3个月大幅提升,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术后3个月时因手术而对肌肉骨骼等软硬组织的损伤仍处于恢复期,而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恢复、调整,牙齿的尖-窝关系趋于稳定状态,牙合接触面积亦有所增加 ......
上一页1 2 3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76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