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家庭用药》 > 2009年第7期
编号:11790736
“消渴病”治疗有讲究
http://www.100md.com 2009年7月1日 《家庭用药》 2009年第7期
     “消渴病”是中国传统医学的病名。中医古籍对消渴病有较多记述,其病名最早出自《黄帝内经》。在病因方面,《皇帝内经》认为五脏不足、情志失调、过食肥甘是消渴病的病因,强调了体质因素在发病中的重要作用。在临床上,消渴丸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口服降糖药物,经过近28年的临床验证,受到广大医疗工作者以及患者的青睐。为了更有效、安全合理地使用消渴丸,现根据临床经验提出以下心得:

    提示一:对证治疗疗效佳

    “对证”:消渴病在中医范畴内有多种分型,大部分患者都属“气阴两虚”型,体内阴虚有热,燥热伤津,所以这类患者常有津液不足的表现,如烦渴多饮、口干舌燥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91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