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现代养生》 > 2012年第5期
编号:12233242
道学、丹道学与气功健身的探讨之一
http://www.100md.com 2012年5月1日 《现代养生.上半月》 2012年第5期
道学、丹道学与气功健身的探讨之一

     气功者炼气的功夫。“气”是怎样炼出来的,实质是什么,又为什么能够强身健体、延年益寿?这就是探讨的初衷。

    “三教合一”的气功,主要源于道教丹鼎派的内丹功,亦称丹道功。说起来,它与早期道家修道炼丹(仙)的吐纳导引术有着不可分割的内涵关系。

    什么是“心”?从字面上解释即是“中”,即是“正”,即是“空”。

    《易经》曰:“黄中通理,正位居体。”说的就是“心”。修炼者把修道炼丹的地方称作丹鼎,又称中宫、天心、气穴、虚危穴(只是有其名并无其实位)等,它不上不下不偏不依位于“黄道”(“中脉”)之正中,督统性命之根,总理一身气脉,这就是至人之“心”。

    《丹经》曰:“……夫此清静体中,空空荡荡,晃晃朗朗,一无所有,一无所住。心体能知,知即是心。心本虚寂,至虚至灵。”可见,心是修道炼丹(仙)工程次弟中“空而不空,不空而空”的体觉体悟和体认。也说成“正觉”、“正念”、“虚静功直的直觉”等。

    直觉反映了我们与道之间的联系。要想与道同行,必须跟着感觉走。就是说,在日常生活中应当凭良心办事做人。我们说,这种“良知”、“良能”就是“心”。

    数万卷《丹经》、《道藏》、《藏外》可以看到:“心为性内之神”,“且性者,心之所生”,“心为神舍,心明则神清,神清则性定”,“心为神明之府”等说教。

    一位名儒高道说:“心之与性原不可分。以主宰而方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34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