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家庭医药》 > 2005年第5期
编号:11264089
拨开迷雾看“万络”(2)
http://www.100md.com 2006年11月2日 《家庭医药》 2005年第5期
     虽然为了减少胃肠道副作用,人类也想到了不少对策,如用肠溶片、前体药,或者改变给药途径,比如直肠给药、餐后给药等等。但这些方法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阿司匹林类传统非甾体药物对胃肠道的不良反应。

    直到环氧化酶-2理论的提出,人们对非甾体类抗炎药的认识有了第二次质的飞跃。1999年环氧化酶-2特异性抑制剂赛莱昔布(西乐葆)、罗非昔布(万洛)分别上市,使更多的关节炎患者和医务工作者看到了希望。而且大量的临床试验证实:与传统非甾体药物相比,环氧化酶-2特异性抑制剂不仅具有相同的疗效,而且没有明显的胃肠道或血小板功能的变化。当然,任何一个药物都可能出现不良反应,环氧化酶-2特异性抑制剂也不例外。后期临床研究已经发现这类药物所造成的心脑血管意外的危险性较对照组高。不过,在我们看来,心脑血管事件多发生在一些本身存在着危险因素,又长期、大量服用环氧化酶-2类药物的患者中。

    所以,不管是医务工作者,还是广大患者都应该认识到:每一种药物都有它的局限性,不能由于害怕出现毒副作用而鄙弃它,而应该“扬长避短”,让它更好地为我们服务。

    但是,“万络事件”给很多盲目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物的医生和患者都敲响了警钟。

    “万络事件”给广大风湿免疫科医生启示——

    医生应该根据药物特性、患者的具体情况、医师用药经验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62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