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家庭医药》 > 2018年第9期
编号:13279345
血常规能查出啥
http://www.100md.com 2018年9月1日 《家庭医药》 2018年第9期
     血常规是最常见的生化检查,做完血常规检测后,从报告上能反映出什么信息呢?

    1.有无感染,并区分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

    主要看白细胞及分类情况(嗜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如果白细胞总数升高,同时中性粒细胞升高,往往为细菌感染;如果白细胞总数不高或者降低,同时淋巴细胞或单核细胞升高,往往为病毒感染。有条件的话,再结合CRP(C反应蛋白)来区分是细菌或病毒感染。

    2.有无贫血并区分贫血类型。

    RBG(红细胞)、HGB(血红蛋白)任何一项低于参考范围即可诊断为贫血,并根据MCV(平均红细胞容积)、MCH(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C(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来区分贫血类型:正细胞性贫血、小细胞贫血低色素性贫血、大细胞性贫血、单纯小细胞性贫血。同时也可根据RDW(红细胞分布宽度)来进行分类,RDW主要反映红细胞体积的大小不一致的程度,与MCV结合对贫血分类诊断和鉴别有意义。

    3.血小板情况。

    看有无血小板减少及增多。并可结合MPV(平均血小板體积)来鉴别血小板减低的原因、评价骨髓造血功能等。

    4.有无过敏反应及寄生虫感染。

    机体有过敏反应或寄生虫感染时往往嗜酸性粒细胞会升高。

    5.有无血液系统疾病。

    急性白血病白细胞等会急剧升高同时伴有分类的变化:出现幼稚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或嗜碱性粒细胞升高。

    6.白细胞情况。

    长期接触放射线、长期服用抗生素、抗肿瘤药等,会使白细胞总数降低及分类异常。

    7.药物疗效观察、疾病监测应用。

    另外,如果有异常项目,最好做一下外周血涂片的检测,看看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的形态、数目有无异常,染色有无异常,从而排除血液系统疾病。

    注意,血常规检测影响因素很多,患者情绪激动、运动、吃饭后、寒冷等变化均会引起血常规的变化,有的项目还有时间的影响,所以血常规检测应固定时间、在同一状态下进行检测,结果方可稳定。另外,检验结果一定要结合症状来分析,如果没有临床症状,结果即使异常也不必担心。, 百拇医药(韩呈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