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心灵空间 > 大众心理
编号:13265452
慢病老人最好进行心理评估
http://www.100md.com 2018年12月1日 《家庭医药》 2018年第12期
     就在上个月,我参加了初中同学聚会。一位老同学在闲聊中告诉我,她的母亲年纪不算大,却全身都是病,高血压、糖尿病、关节炎、老病胃等,每天吃大把药,不仅效果不好,脾气也不好,经常唉声叹气,动不动就生气,没事就找她和她爱人的麻烦。又不能和母亲吵,但有时候真觉得母亲有些“不讲道理”,她这个做女儿的真不知怎么办。而且,更让我这位同学苦恼的是,她的母亲似乎在生病后变了一个人。她的原话是:“我母亲年轻时是个小学老师,知书达理、温文尔雅的,学生、同事都很喜欢她,没想到老了以后,时不时为一点小事都要大发雷霆、吹毛求疵。”

    听了同学的诉苦,出于职业敏感性,我让她赶快带着母亲去医院的心理科看一看。果不其然,一周后这位同学在微信上告诉我说,医生建议她的母亲做了心理评估,结果抑郁与焦虑都达到中度以上,被诊断为继发性情绪障碍。医生给她的母亲开了小剂量抗焦虑药物,还叮嘱她如果母亲的情绪反复,或者波动比较明显,可以去试试心理治疗。

    慢病老人容易被心理问题缠上

    生活中像我同学母亲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因此,越来越多相关领域的专家在近几年开始呼吁:对于慢病老人而言,尤其是病程历时长久的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42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