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四季保健 > 冬季 > 进补
编号:13265464
药膳进补,别误入歧途
http://www.100md.com 2018年12月1日 《家庭医药》 2018年第12期
     吴小姐的妈妈退休了,听说药膳可以治病强身,这天特地从药店买回了人参、黄芪、红枣,煲了一罐鸡汤。晚餐时,一家人饱饱地吃了一顿。可喝了这罐鸡汤后,吴小姐一晚上都没有睡意,口干舌燥,一个劲地喝水,然后不停地上厕所,弄得一家人苦笑不得。后来才听一位当医生的街坊说,这人参、黄芪、红枣炖的鸡汤,虽说是大补元气,但对于身体十分健康的吴小姐来讲,可以说是画蛇添足,幸亏吃得不多。

    相比之下,李先生则没那么幸运了。李先生是某合资公司职员,一天和几位好友在一家小餐馆聚会,老板很热情地推荐最新的特色菜“附子羊肉煲”,称可以温阳补肾、强身健体,一直认为自己肾虚的李先生特地点了这道羊肉煲。谁知酒足饭饱之后,李先生突然感到一阵心慌胸闷,朋友们赶紧把他送到医院急诊。病因很简单,原来不懂药物搭配的厨师在煲里随意放了黄芪、附子和羊肉一起炖煮,羊肉是热性温阳之品,附子也有温阳作用,但附子中含有乌头碱,会对心脏节律产生副作用,本来心脏不太好的李先生吃下后就诱发了心律不齐。

    中国传统药膳历史悠久,但药膳绝不是食物与中药的简单相加,如不具备起码的医药常识,而盲目制作或食用药膳进补,难免会误入歧途。

    作为家庭常用药膳中药,即所谓“药食同源”,常用的有天麻、人参、杜仲、茯苓、当归、沙参、陈皮、珍珠粉、冬虫夏草、决明子、天冬、丁香、黄芪、白芍、党参、枸杞子、甘草、麦冬、鹿茸、山药、熟地、灵芝、首乌等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82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