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家庭医药》 > 2020年第2期
编号:13428419
风湿性心瓣膜病的中医辨证论治
http://www.100md.com 2020年2月1日 《家庭医药》 2020年第2期
     风湿性心瓣膜病(简称风心病),是风湿热后遗留的、以心脏瓣膜损害为主的心脏病。二尖瓣最常受累,主动脉瓣次之,常导致心内血流动力学的改变,从而出现心脏杂音、心脏增大和心功能不全等临床表现,以心悸、气喘、浮肿等为主要症状。通过心脏彩超、心电图、X线等检查可明确诊断。

    正气内虚、反复感邪是病机

    风湿性心瓣膜病属于中医“心悸”“怔忡”“喘证”“水肿”等范畴。其发生主要是因正气内虚,复因风、寒、湿、热、毒邪反复侵袭机体,由关节肌肉到血脉经络直至心脏受累。《素问·痹论》曰:“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

    痹症诸邪,内含于心 正气内虚,风、寒、湿、热、毒诸邪乘虚侵入,内含于心,邪闭诸经,则可出现心悸、心律失常。心痹既成,复感于邪,心受邪而不能主脉,导致一系列心虚之症及由心虚而出现痰饮淤血病变。

    心气阳虚,波及五脏 外邪反复内舍于心,轻者损伤心气,气虚不能运血,心神失养,宗气内损,可见心悸、自汗、疲倦、四肢乏力、短气等症状,每于活动后加剧。气虚日久,继则内损心阳,血脉失却温通,淤滞凝固,则面苍、怔忡、神疲、自汗、畏寒肢冷、气促眩晕甚则晕厥,脉虚数或结代,颈脉显露而动疾。心病及脾,心脾阳虚,则食欲不振,腹胀而有便溏;心病及肺,肺失治节之令,不能助心行脉,肺络淤滞,失于宣肃之气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04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