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活文摘·养生版》 > 2013年第10期
编号:13150039
话说中医刮痧
http://www.100md.com 2013年10月1日 《生活文摘·养生版》 2013年第10期
     这期非常荣幸地请到著名养生学家、博士生导师马烈光教授,以及来自中国中医药报社文化事业部主任、中国针灸学会砭石与刮痧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中医科学院副主任医师、知名刮痧专家王敬先生做客《百家坛》,一起聊聊大家非常关注的话题:中医刮痧与人们身体健康的关系。

    《养生杂志》:刮痧疗法起源于砭石疗法吗?

    马烈光:大多数学者认为, 刮痧疗法与砭石、针灸、热熨、推拿、拔罐、放血等方法源流紧密联系、相互演变而产生。从这个意义上说, 刮痧疗法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00 多年前的先秦时代。例如《五十二病方》多处论述到“布炙以熨”,“抚以布”。这种方法很可能与刮痧有一定渊源。刮痧形成的具体时间已不可考,但其长期以来流传于民间,代代相传,不断根据人们的实际生活变化而发展。宋元之际, 民间已比较广泛地流传用汤匙、铜钱蘸水或油刮背部,以治疗腹痛等症的方法和经验,而且这些经验已引起了医学家们的注意。至清代,刮痧疗法大为盛行,同时对痧症的研究在清代也得到了突破性发展。关于刮痧的第一部专著,郭志邃的《痧胀玉衡》。该书对痧症的病源、流行、表现、分类与刮痧方法、工具以及综合治疗等方面都做了较为详细的论述,对后世有较大的影响。

    《养生杂志》:古代刮痧是针对痧病而产生的一种外治法, 多用于治疗痧症。痧症一种是多发于夏秋两季,因感受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气或疫疠之秽浊出现的一些病症。如头痛、咳嗽、烦闷、头面肿痛、眩晕胸闷、手足肿痛、身体肿痛、脘腹痞满、恶心呕吐、腹泻、指甲青黑等等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38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