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活文摘·养生版》 > 2014年第5期
编号:12567710
药膳并非仅是膳(1)
http://www.100md.com 2014年5月1日 《生活文摘·养生版》 2014年第5期
     当当下的食材与古老的药材相结合,当性味归经与酸甜苦辣相融于一个名词,药膳,这一古已有之的膳食种类,在展现着自己独特文化与魅力的同时,也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了大家的餐桌之上。

    溯源药膳

    药膳,古代称之为“食疗”、“食治”、“食补”等。早在2000多年以前,《黄帝内经》就对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进行了专门论述,书中说:“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食之,以补精益气。”此外在古代,药物和食物同样是分不开的,《神农本草经》就收载了许多治病与养生皆宜的品种,如大枣、薏苡仁、芝麻、山药、莲米、核桃、龙眼、百合、蜂蜜等。 我国著名医药学家,如张仲景、孙思邈、李时珍等,也曾对药膳有过论述。如孙思邈在《千金方》一书中设药膳专篇《食治门》,认为:“凡欲治疗,先以食疗,既食疗不愈,后乃用药尔。”忽思慧曾著药膳专著《饮膳正要》,深刻地阐述了养生之道,特别是饮食与保健的辨证关系。陈直曾著老年保健专著《养老奉亲书》,说:“人若能知其食性,调而用之,则倍胜于药也。缘老人之性,皆厌于药而喜于食,以食治疾胜于用药……贵不伤其脏腑也。”

    现代药膳疗法则是在古代“食疗”、“食治”、“食补”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60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