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世界中医药》 > 20177
编号:13616106
浅析《云笈七签》与中医养生(3)
http://www.100md.com 2017年4月1日 《世界中医药》 20177
     2.2 疾病觀 在本书中,道教对于疾病的认识常与阐述生命观及养生之道的论述交叉在一起。在卷二十九《禀生受命部》中有“解胎十二结法”,讲述了人体之内有十二结节,“结不可解,节不可灭”,而人患病是因为“节滞”,人之命绝在于“结固”。通过烧香、叩拜、呼神明名讳、存思、服符等方法可以消解结节。而卷四十《说戒部》将喜怒无常、忘义取利、好色坏德、喜说人过等违反道德的行为都看作是病,且提出“人有疾病,皆有过恶,阴掩不见,故应以疾病,因缘饮食、风寒、温气而起”,这种病因观体现了一定的宗教说教性质和唯心主义,但也不无道理。

    道教的“三尸说”是道家独特的致病理论。有些内容是客观唯物的,而有关于鬼邪致病、因果报应的理论则是宗教性质而唯心的。《云笈七签》卷八十一《庚申部》的《上清元始谱录太真玉诀》认为人身之中有三尸三恶门,第一门名色欲门(上尸道),第二门名爱欲门(中尸道),第三门名贪欲门(下尸道),三尸常居人身之中,阻塞人之肾、心、泥丸三关,影响人之精、气、神三宝。三尸会影响人身健康,所以应除去三尸才能保健康。这既是道教的疾病观,也解释了人为什么会有无尽欲望,做出各种丧心败德的事情。卷八十一至八十三名为“庚申部”,修道者认为通过守庚申即在庚申日彻夜不眠,可以除三尸、得长生。

    3 养生观

    道教追求人能长寿甚至不死的信念徒勤于养生,主要有精神、气法和形体养生 ......
上一页1 2 3 4 5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27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