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世界中医药》 > 20189
编号:13587494
基于神经网络技术分析的慢性心力衰竭血瘀证诊断模型研究(2)
http://www.100md.com 2018年5月1日 《世界中医药》 20189
     中图分类号:R285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3-7202.2018.09.006

    慢性心力衰竭作为各种心脏病的终末结局,发病率逐年升高,已成为世界公认的卫生难题[1]。血瘀证一直以来被视为多种心血管疾病的主要证候,活血化瘀法也被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治疗心血管疾病中[2]。中医学认为慢性心力衰竭的主要病机为“心气虚-血瘀-水停-心虚加重”的过程,血瘀证在整个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关于血瘀证相关的概念,中医学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血脉凝泣”“恶血”“凝血”“衄血”等描述。[3]近些年来,陈可冀、李连达两位院士领衔的研究团队较早系统的阐释了血瘀证的科学内涵,为心脑血管病以活血化瘀为主和向其他学科辐射治疗奠定了理论基础,关于血瘀证各层面的生物学基础研究也日渐引起众多学者关注[4]。现代研究表明,不同疾病同一证候生物学指标呈现类似的变化特征,可作为证候客观化研究的有力补充[5]。多元数据挖掘方法重视海量指标间的相互作用并充分考虑到中医证候复杂性特点,在中医证候研究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6]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24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