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世界中医药》 > 20202
编号:13516445
基于中医瘟疫理论浅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证特点及防治(2)
http://www.100md.com 2020年1月15日 《世界中医药》 20202
     2 基于中医瘟疫理论分析NCP的病症特点

    从目前文献提供病例资料看,本次NCP具有下述临床特点[9]:1)潜伏期1~14 d,多为3~7 d,个别潜伏期达24 d;部分患者进展至第7~10天左右,突然转为危重期,出现暴喘,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综合征(MODS)等;2)人群普遍易感,存在人传人问题,呼吸道飞沫、接触传播是主要传播途径,感染潜伏期也具有明显的传染性,存在无症状传染者,病毒更具有隐匿性;3)患者低热,乏力,干咳,部分伴有消化道症状,如纳差、痞满、腹泻,舌苔厚腻。还有一些患者肺炎症状不典型,但肺部影像学有磨玻璃渗出炎性改变。

    2.1 潜伏期和传变期 《瘟疫论·行邪伏邪之别》中说:“凡邪所客,有行邪,有伏邪。……先伏而后行者,所谓瘟疫之邪”。吴又可所谓“伏邪”,是瘟疫类疾病感染“疠气”后,伏而未发的病邪。即NCP患者感受“湿毒邪”,因“湿”性黏滞,所以呈现病缓而缠绵之象,即现代医学所说潜伏期较长。任继学[10]认为:“伏邪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伏邪指伏气温病,即外邪侵犯人体……。广义的伏邪则指一切伏而不即发的邪气,即指七情所伤、饮食失宜、痰浊、瘀血、内毒等内在的致病因素”。指出伏邪来源不仅是外来,还包括由体内产生。据此可解释NCP患者在病程进展中体内产生邪毒,致湿毒痹阻肺机,发生传变,邪毒内陷心包,出现肺衰、心力衰竭、神昏、喘脱等危象。现代医学认为病毒感染导致机体免疫调控网络失衡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41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