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世界中医药》 > 20205
编号:13501166
鱼腥草注射液原料药材资源与质量控制研究进展(3)
http://www.100md.com 2020年3月1日 《世界中医药》 20205
     3 鱼腥草的栽培种植

    鱼腥草既可有性繁殖也可无性繁殖,以无性繁殖为主:根茎繁殖、分株繁殖和插枝繁殖,其中根茎繁殖最为常用,在秋天选择健壮而无病虫害的老茎做种茎,将其埋在地下过冬,春天时挖出截成段植于苗床。黄放等[25]对鱼腥草各种繁殖方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不同种茎的长短、粗细、及生长年限有差异,各自的产量也不相同,研究发现15 cm切段长度时地上部分产量最高,粗种茎、10 cm切段长度时地下茎产量最高,鱼腥草当年生种茎比多年生种茎更有优势[26]。鱼腥草喜温暖阴湿环境,耐阴、耐涝、耐寒,对光照和土壤要求不严,适应性强,生命力旺盛,人工种植好管理。鱼腥草适宜的生态环境见表1所示[27-29]。

    鱼腥草的主要活性成分包括挥发油和黄酮类物质,生态环境通过影响其活性成分的积累进而影响药材的质量。石文婷等[30-31]研究发现适度的遮光有利于鱼腥草挥发性成分的提高,吳丹等研究发现土壤条件包括养分、pH、微生物等会影响鱼腥草中多酚和黄酮类物质的代谢积累。

    门桂荣、印保林等[28-29]对鱼腥草的栽培技术进行了详细的总结,包括整地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和销售等。康公平等[27]总结了鱼腥草露地栽培、大棚栽培和套种栽培等技术 ......
上一页1 2 3 4 5 6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73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