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世界中医药》 > 202012
编号:13472232
尿酸性肾病中医分型与氧化应激指标的相关性研究(3)
http://www.100md.com 2020年6月15日 《世界中医药》 202012
     2.3 中医证型和肾损害相关性比较 虚证中阴阳两虚证的CysC、β2微球蛋白、UMALB含量、蛋白尿发生率较其他证型均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证中瘀血阻滞证SOD含量上较其他证型均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表5。

    3 讨论

    有报道称,尿酸性肾病在临床症状上表现为夜尿增多,面色无华,四肢倦怠乏力,舌质紫暗无光泽,肢体沉重感明显等,胃纳差等[7-8]。夜间尿多从中医角度分析,肾主水,若肾虚则对水固摄无力,侵犯肢体则肿胀沉重,水影响气机上行则无华。现代医学认为该病是肾小管重吸收力弱,出现器质性病变,且伴有脾气虚弱表现,如面色无华,体倦乏力等。结果显示,在本虚证型上以阴阳两虚最常见,这和多数医家观点一致,表现为本虚标实证,本虚责于脾肾,实责于瘀血、血热,因尿酸性肾病责于脾肾虚弱无力,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肾为封藏之本,气虚无法鼓动血液循环,不能滋润脏腑,日久则耗伤津液,或肾气虚弱收涩无力,脏腑功能失调,中以血瘀阻滞证最常见,因气血虚弱、血热、水液内停等均会造成瘀血阻滞,瘀血贯穿疾病始终[9]。

    结果显示,在肾损害指标和中医证型相关性中,阴阳两虚证、瘀血阻滞证在蛋白尿、血清胱抑素C、β2微球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和以上2种证型中含量最高。结合多数报道,我们认为尿酸升高会被吞噬细胞吞噬形成吞噬小体 ......
上一页1 2 3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11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