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世界中医药》 > 202020
编号:13798503
国际中医临床实践指南 类风湿关节炎(2019-10-11)
http://www.100md.com 2020年10月15日 《世界中医药》 202020
     中图分类号:R255.6;R593.2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3-7202.2020.20.034

    本指南是在中华中医药学会2019年发布的《类风湿关节炎病症结合诊疗指南》(T/CACM013-2017)基础上,遵守了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发布的《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国际组织标准管理办法》和《标准制定和发布工作规范》(SCM 0001-2009),结合近年来的海内外临床研究证据,进行证据分级和意见推荐,经过专家讨论,形成国际中医临床实践指南。本指南版权归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所有。

    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医病名为“尫痹”。本指南的撰写是在中医药理论、辨证论治原则基础上,对近30年中医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文献进行检索、梳理,结合现代研究成果,经过专家广泛论证而形成。本指南旨在规范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医临床诊断、治疗,为临床医师提供中医标准化处理策略与方法,全面提升中医风湿病临床疗效和科研水平。本指南的研制方法参见附录A,参照国际最新的临床实践指南制订方法,并在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文件指导的框架下,结合中医药自身特色与临床实践,开展了类风湿关节炎病证结合诊疗指南的循证医学研究。基于循证医学证据,证据推荐级别及证据水平,参照GRADE分级与与推荐意见强度,充分结合专家经验,在广泛共识的基础上形成了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推荐意见,以保证本指南的科学性、实用性、有效性和临床可操作性。由于受地域、民族、种族、环境、生活习惯的影响,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充分结合临床实际情况灵活应用。

    1 范围

    本指南规定了类风湿关节炎的术语及定义、流行病学、辨证、方药治疗、中成药、外治疗法、预防调摄、治疗建议等。适用于类风湿关节炎病证结合诊断与治疗。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指南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明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范;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版本)适用于本指南。GB/T 16751.1-1997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GB/T 16751.2-1997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2015 American College of Rheumatology Guideline for the Treatment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3 术语及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3.1 类风湿关节炎 一种以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关节滑膜慢性炎症、关节的进行性破坏为特征。注:目前发病原因不明,可能与遗传、免疫、感染、环境等因素有关,该病属于中医风湿病(痹证、痹病)范畴,中医诊断为“尪痹”。

    3.2 病证结合 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研究模式,主要是指现代医学诊断疾病结合辨证论治模式。

    3.3 药品不良反应 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

    4 流行病学

    类风湿关节炎几乎见于世界范围所有地区和各种族;目前患病人数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0%,类风湿关节炎可以发生于任何年龄,女性高发年龄为45~54岁,男性随年龄增加而发病率上升,男女罹患本病的比例约为1∶ 3。

    5 辨证

    5.1 风湿痹阻证主症 关节疼痛、肿胀,游走不定;关节疼痛、肿胀,时发时止。次症:恶风,或汗出;头痛;肢体沉重。舌脉: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滑或浮。注:具备主症2条,或主症1条,次症2条,结合舌脉可诊断。

    5.2 寒湿痹阻证主症 关节冷痛,触之不温,皮色不红;疼痛遇寒加重,得热痛减。次症:关节拘急,屈伸不利;肢冷,或畏寒喜暖;口淡不渴。舌脉:舌体胖大,舌质淡,苔白或腻,脉弦或紧。注:具备主症2条,或主症1条,次症2条,结合舌脉可诊断。

    5.3 湿热痹阻证主症 关节肿热疼痛,关节触之热感或自觉热感。次症:关节局部皮色發红;发热;心烦;口渴或渴不欲饮;小便黄。舌脉:舌质红,苔黄腻或黄厚,脉弦滑或滑数。注:具备主症2条;或主症1条,次症2条,结合舌脉可诊断。

    5.4 痰瘀痹阻证主症 关节肿痛日久不消;关节局部肤色晦暗,或有皮下结节。次症:关节肌肉刺痛;关节僵硬变形;面色黯黧;唇暗。舌脉: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苔腻,脉沉细涩或沉滑。注:具备主症2条;或主症1条,次症2条,结合舌脉可诊断。

    5.5 瘀血阻络证主症 关节刺痛,疼痛部位固定不移;疼痛夜甚。次症:肢体麻木;关节局部色暗;肌肤甲错或干燥无泽。舌脉:舌质紫暗,有瘀斑或瘀点,苔薄白,脉沉细涩。注:具备主症2条;或主症1条,次症2条,结合舌脉可诊断。

    5.6 气血两虚证主症 关节酸痛或隐痛,伴倦怠乏力;面色不华。次症:心悸气短;头晕;爪甲色淡;食少纳差。舌脉:舌质淡,苔薄,脉细弱或沉细无力。注:具备主症2条;或主症1条,次症2条,结合舌脉可诊断。

    5.7 肝肾不足证主症 关节疼痛,肿大或僵硬变形;腰膝酸软或腰背酸痛。次症:足跟痛;眩晕耳鸣;潮热盗汗;尿频,夜尿多。舌脉:舌质红,苔白或少苔,脉细数。注:具备主症2条;或主症1条,次症2条,结合舌脉可诊断。

    5.8 气阴两虚证主症 关节肿大伴气短乏力;肌肉酸痛,口干眼涩。次症:自汗或盗汗;手足心热;形体瘦弱,肌肤无泽;虚烦多梦。舌脉:舌质红或有裂纹,苔少或无苔,脉沉细无力或细数无力。注:具备主症2条;或主症1条,次症2条,结合舌脉可诊断。

    6 方药治疗

    6.1 风湿痹阻证治法 祛风除湿,通络止痛。方剂:羌活胜湿汤《内外伤辨惑论》(推荐使用;专家共识);蠲痹汤《医学心悟》(有选择推荐使用,C级证据);大秦艽汤《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有选择推荐使用,专家共识)。中药推荐:羌活、独活、防风、蔓荆子、川芎、细辛、秦艽、桂枝、青风藤、穿山龙、黄芪、海风藤、桑枝、白芍、荆芥、白芷、葛根、乌梢蛇、威灵仙、薏苡仁、茯苓、陈皮。, http://www.100md.com
1 2 3 4 5 6 7 8 9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