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07年第1期
编号:11528958
卵巢癌患者血清学检测的研究进展(1)
http://www.100md.com 2008年2月24日 白淑芬 张爱臣
第1页

    参见附件(444KB,3页)。

     【关键词】卵巢肿瘤;血游离DNA;基因诊断

    【中图分类号】R73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7555[2007]01-0045-03

    卵巢恶性肿瘤是女性生殖器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因卵巢位于盆腔内,癌早期无症状,一旦出现临床症状,常失去治疗时机,故急需寻找一种早期正确诊断的方法。近年研究发现卵巢癌患者血清中含有肿瘤相关因子,来源于原发肿瘤的DNA。由于血清标本来源方便和非侵入性等优点逐步替代组织学肿瘤标记的检测。肿瘤的发生是由遗传因素及环境因素两方面决定,可以检测卵巢癌患者血清中遗传学改变,为卵巢癌早期诊断及预后监测提供新依据。

    1肿瘤患者血清中基因改变的研究

    1.1血清游离DNA的来源 上世纪60年代,首次在红斑狼疮患者血浆中发现游离DNA及其抗体,近年研究发现恶性肿瘤患者血清及血浆中DNA含量明显高于良性疾患,并在恶性实体肿瘤患者血清DNA中检测到与相应的原发肿瘤相一致的细胞遗传学改变,从而使外周血DNA的研究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关于肿瘤外周血DNA的来源及其发生机制主要有以下四种假说。①循环肿瘤细胞或微转移灶的裂解:据推算,在胰腺癌患者血清中如果能测及DNA时,每毫升血液中至少含有1000~10000个肿瘤细胞,显然外周血中没有足够的肿瘤细胞产生如此高水平的DNA,故这种假说不能完全解释肿瘤患者外周血中DNA的来源。②肿瘤细胞的坏死;有证据表明在瘤体较大的患者或发生转移的晚期患者的血浆中可以检测到高水平的外周血DNA,因此推测外周血DNA有可能来源于肿瘤细胞的坏死。可是有些早期肿瘤患者能检测到外周血DNA,而且肿瘤患者在接受化疗时外周血DNA不因肿瘤细胞坏死而增加,有时反而明显降低,故肿瘤细胞的坏死亦不是外周血DNA的惟一来源。③肿瘤细胞的凋亡:由于血浆DNA电泳后表现出凋亡细胞所特有的梯度条带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444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