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07年第13期
编号:11530423
鼻内窥镜下咽鼓管吹张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
http://www.100md.com 2008年2月24日 潘利红
第1页

    参见附件(286KB,2页)。

     【摘要】 目的 探讨电视监视鼻内窥镜下咽鼓管吹张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 选择75例分泌性中耳炎病人在鼻内窥镜引导下经欧氏管吹张咽鼓管结合咽鼓管注入药液。结果 电视监视鼻内窥镜下咽鼓管吹张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有效率88%。结论 电视监视鼻内窥镜下经欧氏管咽鼓管吹张结合咽鼓管注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疗效显著,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 鼻内窥镜;分泌性中耳炎;咽鼓管吹张;注药

    分泌性中耳炎是以中耳积液及听力下降为主要特点的中耳非化脓性疾病。一般主要与咽鼓管功能不良有关。1998年3月至2005年3月,我们在电视监视鼻内窥镜引导下,经欧氏管吹张咽鼓管结合咽鼓管注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75例,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分泌性中耳炎75例中,男38例,女37例,12~58岁,平均33岁,均为单耳发病,均以耳闷塞感、听力减退及自声增强为主要症状,部分患者可有耳内水泡音。无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中隔偏曲、腺样体肥大、鼻咽部肿瘤及放疗史。查体示:鼓膜内陷混浊,光椎变形,呈淡黄色或橙红色等。纯音测听示传导性聋,PTA30~45 dbHI,声阻抗测听鼓室压图为B型或C型。

    1.2 方法 电视监视鼻内窥镜下常规行2%麻黄素加1%丁卡因棉片鼻腔黏膜表面麻醉2~3次,所有病人咽鼓管吹张术前均行鼻内窥镜检查排除鼻息肉、 慢性化脓性鼻窦炎、鼻中隔偏曲、下鼻甲后端肥大及其他良恶性肿瘤。儿童应排除腺样体肥大、慢性扁桃体炎等。根据患者年龄及咽鼓管咽口大小选择不同型号的导管治疗。在充分麻醉及鼻腔黏膜收缩完好的情况下,电视监视在0°或30°鼻内窥镜引导下,将欧氏管沿下鼻道插到鼻咽部,放置于咽鼓管咽口处,用接有吸引器的欧氏管将咽鼓管周围的分泌物吸净,再导入咽鼓管内将中耳内积液吸出,更换干净的欧氏管后再导入咽鼓管,欧氏管一端接小橡皮球,按压小橡皮球吹张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86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