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07年第13期
编号:11530403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合并体温变化的临床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08年2月24日 梅 毅 彭贺新 王立生
第1页

    参见附件(429KB,3页)。

     【摘要】 目的 观察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时体温变化现象,探讨出血与体温变化的关系及治疗。方法 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合并体温变化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体温变化发生率73.2%,主要为发热,均为不规则热,出血后第3~5天体温最高,一般不超过38.5℃,发生率、热程、平均体温与出血程度呈正相关,发热与出血原因无明显关系,对于此类发热若体温不超过38.5℃可严密观察不作特殊处理,体温超过38.5℃可予物理降温;少部分体温可不升高,反而降至正常值以下,预后不佳,应积极采取复温措施。结论 排除原发病、感染等所致发热后,体温变化对于判断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程度、出血继续或停止以及转归与预后都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出血与体温变化;消化道出血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人病程中往往伴有不同程度体温变化,部分与原发病、感染、肿瘤等有关,但大都与出血相干。本院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共收治消化道大出血病人183例,其中合并体温变化124例,现就此进行临床分析,以探讨出血与体温变化的关系,为临床提供指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近3年共收治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病人183倒,其中男124侧,女性59例,年龄在34~71岁之间,中位年龄54岁。出血原因均经电子胃镜确诊:胃十二指肠溃疡并出血93例;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25例;食道胃底静脉破裂出血25例;胃癌出血23侧;食道癌出血3侧;食道喷门黏膜撕裂分裂综合征(Mallory-Weissz综合征)6例;不明原因8例。所有病人均以呕血或(和)黑便入院。有肝硬化史30例,原发性肝癌14例,合并呼吸道感染10例,胆道感染8例,尿道路感染4例。轻度出血83例,中度出现血62例,重度出现血38例。

    1.2 方法 回顾性分析患者住院病历,统计体温变化情况(体温异常标准:超过37.5℃为发热,低于35.5℃为不升)发生率、发热的热型、平均热程;观察体温变化与出血程度、预后关系。

    1.3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429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