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07年第18期
编号:11529598
127例儿童眼外伤临床分析和防治(1)
http://www.100md.com 2008年2月24日 乔丽珊 李峻岭 汪 永
第1页

    参见附件(342KB,3页)。

     【摘要】 目的 分析儿童眼外伤的常见原因,临床特点及防治措施。方法 对127例(130眼)儿童眼外伤患儿性别、年龄、受伤原因及性质,治疗方法,视力变化等进行回顾性分析,探索有效的防治途径。结果 127 例儿童眼外伤患儿占同期眼外伤患儿总人数(427例)的 29.7%; 男:女约为3∶1; 多发于学龄前后 5~9 岁儿童,占 41%; 致伤物多为木棍、 树枝、 炮竹、剪刀等; 致伤性质依次为眼球穿通伤、钝挫伤和爆炸伤; 除视力检查不合作者外,矫正视力 [1]。儿童是一组特殊群体,他们生性喜动,好奇心强,自控能力差,缺乏安全意识,因此容易受到外伤的侵害。从致伤性质上来看,眼球穿通伤和钝挫伤占据了较大的比例,其次是爆炸伤。儿童常使用树枝、棍棒、石子等在一起玩耍,喜欢燃放炮竹,由于管理不善,一些废旧注射器也成了他们手中的玩具,一旦针头刺伤眼球,常常导致化脓性眼内炎。从本组病例统计中可以看出:①儿童是眼外伤的高发人群,占同期眼外伤患者总人数(427例)的29.7%; 眼外伤对儿童的视功能造成了严重的损害。本组患儿中除视力检查不合作者外,致盲率达34%;② 男童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女童。男:女约为3∶1,这与男童比女童更好动,好斗,更喜欢玩弄一些危险的玩具有关;③ 学龄期前后的儿童眼外伤发病率较高。本组患儿中, 5~9 岁儿童占儿童眼外伤患儿的41%,这与这个年龄段的儿童已在较大程度上脱离了家长的看管,他们有着较大的活动空间,但仍然缺乏安全意识有关;而年龄较小的儿童,自身活动范围有限,并且能得到家长更多的呵护,年龄较大的儿童虽有着较大的活动空间,但安全意识逐步增强,因此发病率相对较低;④ 农村儿童发病率高于城镇而且伤后就诊往往不及时。本组病例统计表明,两者之比约3.2∶1。这与农村儿童活动范围更大,能接触的危险物更多,家长安全意识相对较淡漠,对儿童疏于管理,造成了农村儿童受伤的机会明显高于城镇;由于农村家长医学知识相对缺乏,交通不便等因素使得农村儿童受伤后往往不能得到及时就诊而延误了治疗时机。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342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