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07年第18期
编号:11528593
泼尼松在社区呼吸道重症疾病治疗中的合理使用
http://www.100md.com 2008年2月24日 徐路斌
第1页

    参见附件(241KB,2页)。

     【关键词】 泼尼松;治疗;呼吸道;疾病

    泼尼松具有抗炎、免疫抑制、抗休克、抗毒等作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各种急、重症疾病的治疗。社区中慢性阻塞性肺病、重症哮喘等慢性呼吸系统重症疾病较为常见,合理使用泼尼松可以稳定病情、控制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医疗费负担。

    1 临床资料

    病例1:女,76岁。反复发作性气喘、呼吸困难40余年,加重10年。近3、4年基本取半卧位卧床,夜间亦不能平卧。病情时常加重,需门诊输液或住院治疗。采用抗炎、解痉及激素治疗可部分缓解。过去停止治疗后可维持数周至1个月,近3个月来中断1、2 d症状反复加重。本次治疗前卧床穿衣、进食、二便也气喘难耐。查体:神志清,精神萎,张口呼吸,满月脸,鱼样口,BP90/60 mm Hg,呼吸见“三凹征”,胸廓饱满,呼吸频数,两肺呼吸音粗,广泛闻及哮鸣音。双侧肺底及肩胛间区闻及湿性啰音,无胸膜摩擦音。心率87次/min,节律尚齐有力。腹部膨大,腰背浑圆,呈“水牛背”样,无压痛反跳痛,肠鸣音正常。四肢纤细,皮肤菲薄,皮下脂肪少,肌肉营养不良。肌力肌张力正常。听力近乎丧失。本次就诊前已经输液20多天,地塞米松每天用量10~15 mg,中途停药2次,1、2 d内均复发加重。诊断为重症哮喘(激素依赖型)、肺部感染、类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综合征。调整抗生素、继续使用地塞米松15 mg后3 d病情稍稳定,即停止静脉给药。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及泼尼松10 mg晨服,5 mg晚上服。1周后病情稳定,2周时无症状加重。强的松晚上减为2.5 mg。2个月后减至5 mg晨顿服。经过6个月,目前根据自觉症状仅每日晨服用0~5 mg,适当伍用止咳化痰药。目前经常上门随访,进行健康教育、康复指导。患者及家人诉症状稳定,病情改善,生活质量提高,可以下床活动、自主进食。

    病例2:女,65岁。反复咳痰喘10余年,加重3~4年。1年来几乎无户外活动。一旦天气变化,时常在上呼吸道感染后出现症状加重,需要静脉输液,使用氨茶碱、地塞米松及抗生素治疗。近1年住院治疗2次,反复输液20余次。每次数天至10 d不等。病情多在输液治疗中断后数天复现。查体:神志清,精神萎,慢性病容,张口呼吸,唇面微发绀。听力减退,贴身大声喊叫才能交流。T37.8℃ BP94/60 mm Hg,咽部充血,颈软,气管居中,可见吸气“三凹征”,桶状胸,两肺呼吸音低弱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41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