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07年第33期
编号:11799021
昆明市中小学生口腔不良习惯的调查与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09年10月6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07年第33期
昆明市中小学生口腔不良习惯的调查与分析

     为了解昆明市中小学生群体中口腔不良习惯的发生率,探讨其与错合畸形间的关系,我们于2006年对7 022名中小学生进行了口腔不良习惯的调查、统计和分析,现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调查对象昆明市3所中学和2所小学共7 022人,年龄自6~18岁,平均年龄11.1岁,其中男性3 316人,女性3 706人。按牙龄期分为替牙期、恒牙早期和恒牙期。替牙期2 283人;恒牙早期3 195人;恒牙期1 544人。全部调查过程均在小学和中学中进行。

    1.2调查方法问卷调查:设计不良习惯调查问卷。先由检查者向学生做详细的解释和说明,明确各项内容的含义后,再进行填写。

    1.2.1临床检查对每位受检者的颅面外形及对称性、侧貌形态、唇舌形态位置以及错合情况进行检查,对存在错合畸形者,按个别正常合和Angle错合分类法进行记录和分类统计,复合型错合按其症状最严重的类别统计。
, 百拇医药
    1.2.2问诊对问卷调查和临床检查结果中疑有口腔不良习惯者进行重点问诊,必要时通过电话询问其家长,以明确不良习惯的频繁程度、起始和持续时间。

    1.2.3不良习惯的判定凡是每天有反复发生的某种固定动作者,即为不良习惯,并记录其持续时间和频繁程度;偶尔出现者不属于不良习惯。

    1.3调查内容口腔不良习惯类型:根据参考文献[1],对可能影响儿童青少年牙、颌、面生长发育的8种口腔不良习惯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包括:吮指(吮拇、吮食指)、咬物习惯(咬衣物、咬笔和啃指甲)、唇习惯(咬上唇、咬下唇及吮唇颊习惯)、舌习惯(吐舌、伸舌和舔牙习惯)、异常吞咽习惯、口呼吸习惯、夜磨牙习惯和偏侧咀嚼习惯。

    错合畸形类型:全部调查对象按不同牙列发育阶段分为替牙期、恒牙早期和恒牙期进行普查,对伴有错合畸形者,按个别正常合和Angle错合分类法进行记录。
, http://www.100md.com
    1.4统计分析资料核实无误后,对口腔不良习惯的总发生率、发生率性别差异及各种口腔不良习惯的构成比进行统计分析,并对错合畸形总发生率和口腔不良习惯存在群体的错合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以寻求口腔不良习惯与错合畸形的关系。

    2结果

    在7 022名被调查对象中,有不良习惯者1 135人,总发生率为16.16%,其中男性426名,占37.53%;女性709名,占62.47%,性别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5)。各种口腔不良习惯的构成比见表1。

    在7022名被调查对象中,有4 579人为错合畸形,患病率为65.21%;而在1135名有不良习惯的群体中,错合畸形者为998人,患病率为87.93%,二者间有显著性差异(P<0.005)。总体样本和不良习惯群体各类错合的构成比见表2。

    3讨论
, http://www.100md.com
    口腔不良习惯是发生于口腔环境的有害的异常习惯行为。长期持续的口腔不良习惯,不仅可造成生长发育期儿童的牙、颌、面畸形,还可导致口颌功能异常。据报道,口腔不良习惯约占各类错合畸形病因的25%[1],说明不良习惯在错合畸形的病因学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本调查结果显示,在7022名被调查对象中,有不良习惯者1135人,总发生率为16.16%,其中女性709名,占62.47%,明显高于男性,其差别有显著性差异,表明某些口腔不良习惯的形成与性别心理特征有关。从各种口腔不良习惯的构成比来看,以唇习惯和舌习惯为高,并以恒牙初期和恒牙期为多见,提示中学生过高的学习压力和精神心理压力,能导致口腔不良习惯的发生。值得注意的是,本调查中发现,口呼吸不良习惯的构成比明显升高,与续美如等[2]的调查结果不同,可能与地区差异有关(昆明地处高原,气候干燥、致敏物质种类繁多,鼻呼吸道阻塞性疾病和变应性疾病多见)。

    本次调查显示,具有不良习惯的群体中,错合畸形患者为998人,的错合畸形患病率为87.93%,明显高于总体人群的错合发生率,二者间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口腔不良习惯在错合形成中起重要作用。由于不良习惯行为的形式和作用部位不同,其所造成的错合畸形也各不相同,从本调查结果中还可以看到:在具有不良习惯的群体与总体样本错合畸形分类的比较中,有不良习惯群体的安氏I类错合的发生率明显降低,而代表上下颌骨矢状关系异常的安氏II类错合和安氏II类错合的发生率则明显高于总体样本,其中安氏II类错合的发生率较总体样本的错合发生率明显升高,两组间存在极显著性差异,与续美如等[3]的调查结果一致。提示中小学生的口腔不良习惯能引起上下颌骨的矢状位置关系和生长方向发生改变,所造成的错合畸形以安氏II类错合畸形为多见。
, 百拇医药
    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口腔颌面部的形态与功能是相互制约、相互协调和同步发展的。目前,我国的错合畸形患病率高达67.82%[3]。面对不断增高的错合畸形发病率,如何加强儿童时期的早期口腔卫生宣传教育,提高家长和儿童的口腔卫生保健意识,增强自我保健能力,普及错合畸形的防治知识,及时破除口腔不良习惯,做好早期预防和阻断性矫治工作,是口腔医疗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林久祥.现代口腔正畸学.中国医学科技出版社,1999:60-62.

    2续美如,周春洪.儿童口腔不良习惯调查分析.口腔正畸学杂志,1997,4(1):7-9.

    3傅民魁,张丁,王邦康,等.中国25392名儿童与青少年错合畸形患病率的调查.口腔正畸学杂志,2002,9(4):151-153., 百拇医药(姚 霜 徐 明 者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