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08年第8期
编号:11582313
新形势下供应室护理工作中的风险隐患及对策(2)
http://www.100md.com 2008年5月1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8期
     2.4.5 储存和发放 储存环境不洁是储存过程中的一大隐患,将会直接威胁无菌物品的安全。另外,无菌间内存放过期物品或非无菌物品,也会污染无菌环境,造成交叉感染。

    发放时不认真查对,发错包是发放过程中的常见隐患,直接后果就是延误治疗甚至抢救。如表1中提到的将气管切开包错发成静脉切开包1例差错,幸好科室及时发现,如若不然,则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3 防范对策

    3.1 加强法律学习,增强法律意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供应室工作人员应加强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传染病防治法》、举证责任倒置等有关的法律知识,特别是对《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举证责任倒置等与之关系密切的法律知识,要有所了解,增强法律意识,使自己成为一名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的合格人员。供应室护理人员应明确知道,由于自己不认真或疏忽大意所造成的后果是要承担法律责任的。因此要学会依法对待工作中的风险隐患,在维护患者利益的前提下,依法维护自身权益,树立积极的、正确的防范意识。
, http://www.100md.com
    3.2 严格把关,进一步加大质量控制及监督检查力度 要在对质量监控中融入法律意识,注重工作流程中的质量管理,严格监控消毒灭菌质量,做到防患于未然;定期检查考核,对存在及出现的问题要及时纠正并提出对策;经常同临床科室联系,及时发现问题,做到最大限度地控制和避免风险。同时要坚决杜绝无证上岗现象,规避风险隐患。

    3.3 注重专业理论和技术操作培训 供应室护理人员多来自病房,不熟悉消毒灭菌工作。护士长要定期组织护理人员系统学习《消毒技术规范》、《一次性物品管理规范》等专业理论,熟悉和规范下收下送、清洗、包装、灭菌、储存和发放等各项操作流程 ,加强规范化培训,并把法律意识贯穿于各项操作中,使护理人员充分认识到法律无时无刻不在身边,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按照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合理布局,严格分区,严格区分无菌物品和清洁物品并按各自区域存放,不得混放;规范各项操作,杜绝上述工作流程中的各种不规范操作,认真执行查对制度,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3.4 强化护理人员的证据意识,规范灭菌记录和监测记录 灭菌记录和监测记录作为质量合格的有效证据,在医疗纠纷举证中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供应室护理人员应强化证据意识,深刻认识灭菌记录和监测记录的重要性,从思想上加以高度重视,从法律的角度认识灭菌记录和监测记录,严格执行书写规范,认真做好各项记录,使灭菌记录和监测记录及时、准确、详细、可靠,做到字迹清晰、没有涂改。护士长可带领护理人员制定出一套合理、完整、规范的灭菌记录和监测记录格式并复印成册,责任到人,定期检查各项记录单的填写,确保记录的规范准确。
, 百拇医药
    4 结果

    增强法律意识,充分认识到消毒灭菌工作中潜在的法律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是保证灭菌质量合格,进而保障医疗护理安全,保障自身安全的前提,也是提高服务质量,杜绝纠纷的基础,还是衡量供应室管理水平高低的标准。基于这些认识,我科近几个月来以各种形式组织全科护理人员再度强化学习了《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消毒技术规范》等理论知识,进一步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规范了各项操作。通过采取各种防范对策,减少了差错的发生,提高了工作质量,提高了临床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黄波,冯晓敏,熊小美,等.风险管理理论在供应室管理中的应用.护理管理,2006,12(1):74-75.

    2 沈彩霞.手术护理记录质量分析及质控对策.解放军护理杂志,2004,21(4):86., 百拇医药(白海棠 刘静存)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