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08年第14期
编号:11605325
脑血管意外患者循证护理的临床证据(2)
http://www.100md.com 2008年6月22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14期
     1.6 关于脑血管意外患者肢体功能康复指导与训练的问题 脑血管意外神经受损导致运动障碍,早期康复是指患者在脑血管意外后生命体征稳定,神经系统症状不再恶化,48 h后即进行的康复。患者除进行康复训练外,其余时间均应保持偏瘫肢体的功能位置,预防关节畸形。尽量让患者做主动运动,使患侧手指利用日常用品,如:球、杯子等练习伸肘、抓、捏和握等动作,也可充分利用健侧肢体帮助患侧的方法,每次运动量以患者能耐受为度[20]。钟美容等[21]运用循证护理理念,探讨脑血管意外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策略:循证组功能独立性检测(FIM)量表积分、简化Fug1.Meyer运动量表(FMA)积分及平衡功能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果显示:运用循证护理方法,对提高急性期脑血管意外偏瘫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陈玉兰[22]报告将循证护理运用于脑梗死偏瘫早期康复护理实践中,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活动能力评分均明显。70% 患者生活基本自理,达到了功能独立,同时缩短了住院疗程,降低了医疗费用。莫海花等[23]依据循证护理要求对脑血管意外患者进行急性期康复护理介入管理,提示实验组采用循证康复护理方提高案进行护理,患者肌张力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有效阻止和降低脑血管意外的一些继发障碍如肌肉萎缩、关节挛缩、足下垂、肩关节半脱位等发生率。另外,针灸、推拿、按摩等传统方法对脑血管意外的康复有不可否认的效果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76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