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08年第18期
编号:11621227
我院儿科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08年7月22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18期
我院儿科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我院儿科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摘要】 目的 了解我院儿科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我院儿科2006年收集的67例药物不良反应(ADR)报告表,进行回顾性统计和分析。结果 67例ADR中,以静脉滴注方式给药引发的ADR最多,占总例数的94.03%(63例);抗微生物药引起的ADR占总例数的43.28%(29例);临床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伤最常见,占总例数的49.25%(33例)。结论 应关注儿童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特点,加强儿科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关键词】 儿童;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分析

    儿童由于药物代谢酶发育不成熟,全身各器官功能未完全完善,因此在用药方面与成人有着很大的区别,为了保障儿童用药合理、安全、有效,就必须提高儿科合理用药的水平,有效避免或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为此我们必须加强药品不良反应检测工作。本文对我院儿科2006年度收集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简要分析,以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特点,以期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1 资料与方法

    收集我院儿科2006年确定的药物不良反应报告67份,按患者的一般情况、引发ADR的药品种类、ADR临床表现类型等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患者一般情况 3岁以内38例(其中1岁以内8例),4~10岁20例,大于10岁9例;男43例,女24例。34例既往无药品不良反应,18例不详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528 字符